第一百九十八章 独立实验室的研发项目(第 1/4 页)
事实上,火箭回收技术是有好几种的。
第一种,就是降落伞垂直降落。
火箭在分离后,先在空中进行制动变轨,然后在返回大气层后,打开降落伞减速或是气囊着陆。
第二种,是反冲发动机垂直降落。
也就是在低空利用发动机的反推作用力,来减速并调整姿态,并完成最终的垂直方式着陆。
比如后来马斯克-x的猎鹰-9,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第三种,则是无动力滑翔飞行着陆。
也就是箭体采用有翼飞行,在变轨制动后,依靠翼身的气动力滑翔飞行,最终像飞机一样水平降落返回地面,航天飞机就是这种。
最后一种,则是动力滑翔水平降落。
也就是在第三方案的火箭上加装发动机,在箭体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启动发动机进行巡航机动飞行,从而实现大范围的回收区域选择。
当然了,不管是哪一种,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重复使用。
毕竟,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其成本实在太昂贵了。
所以,只要实现了回收技术,哪怕只是整流罩和一级火箭,所代表的意义,无疑也是巨大的。
因为已经足以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减少资源消耗了。
举个例子。
猎鹰-9的造价为5000万美元,推进剂成本才20万美元,所以,在实现一级火箭回收后,就可以把成本降低到1500万美元。
如果实现了二级火箭回收,那这个单次发射成本,就能继续降低到百万美元以内。
那时候,或许太空旅行就不再是梦想了。
而这一技术,就是载人航天最大的瓶颈所在。
当然了,二级火箭因为飞的高,所以回收难度也相对会比较大,回收再入大气层时,需要热防护系统保护才行。
有人会问,不是有航天飞机吗?为什么不直接用这个?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