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五章 合并大章(第 4/4 页)

    德芸社一场演出是六到七场节目,其中的每段节目还完全不能一样,甚至连同类型的一般都要区分开。

    如果按会四十段来算的话,那基本撑不下去一星期就得有重复得了。

    要知道就是这样的程度,都已经算是非常有天赋的相声演员了。

    毕竟这个会四十段相声的这个“会”,指的可不是你能一字不差的把这段相声台词背下来,那叫背课文。

    学员要求的会,是说完全可以随时拿在舞台上演出,毕竟可以把观众逗乐,取得不错效果的,这才叫会。

    光是能表演效果不好,或者干脆没把握不敢上台说这个,台下背的滚瓜烂熟这也称不上是“会”。

    当然现在放眼全国,除了津都的相声茶馆和德芸社,其实也很少有地方坚持这样的原则和要求了。

    人大多的相声演员都是挂靠单位的,拿着死工资旱涝保收,上电视、晚会会两段熟悉或者成名的新相声就够了。

    电视上人家又不需要你现挂或者临时怎么调整,一切以稳为主,只要你不出问题把话背出来就成舒服的要死。

    长此以往之下,哪里还有个基本功,业务能力可言呢。

    所以为什么说相声要回归小剧场,其中的一方面是因为小剧场更适合相声演员的发挥。

    另一方面呢,也是因为只有小剧场和小剧场的观众,才能真正的磨砺出一名相声演员的业务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

    后世的观众里,有不少诟病于德芸社相声演员的基本功不行,仿佛是一个笑话。

    其实这个事情得从多个方面来看,首先就是预期值得问题,不可能每个德芸社的相声演员都能跟郭桃儿一样扎实,毕竟就是云字科的学了十几年的都不能说基本功:说学逗唱都能样样精通的。

    再其次就是后世德芸社的名气太大,曝光太多,一些年轻的相声演员名气太大,对比起来自然也会显得本身的业务水平太弱。

    但是实际上平心而论,有着已经形成规模、科学化培养的德芸社传习社、学员班,有些九个小剧场每天不间断的演出磨砺。

    大多数从德芸社里边出来的相声演员,说实话和同级别,学龄差不多的其它地方相声新人横向对比,一般业务能力和基本功都是要强一大截的。

    只不过是这样的水平,在看惯了郭桃儿、于千、岳云朋、孙悦、相声新势力、金飞、陈熙等等前列相声演员以后的观众眼中,确实是比较难能再入法眼了。

    而陈欢语和常元,不得不承认确实是和平常半路出家的相声演员完全是不一样的。

    拿外国生下来的龙国小孩儿,长大以后只要认真教两国语言轻轻松松就能完全掌握,可以说就和吃饭喝水一样容易,这就是环境的重要性。

    家里边说中文,外边小伙伴说外文,听着学着说着,掌握的不要太快。

    而这事放在陈欢语和常元身上也是一样的,从小都不用说那是娃娃腿从小就学出来的,就说不认真学吧,就像那侯振,闹着玩都能上去说两段。

    因为啥呢?那家里就是干这个的,一个侯家一个常家,家里边来串门的都是相声名家,闲聊谈论的都是各种包袱、行话、知识。

    就像那陈欢语,平时跟姥爷侯宝霖聊聊,跟石富寬先生学一下快板、让师盛杰先生教一下唱,再跟几个相熟的评书名家学几句说的。

    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个傻子,这相声都不可能说不好,更何况还是陈欢语这么个鬼灵精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上瘾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甜妻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杀死那个白月光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你比北京美丽 猫咪的玫瑰 小蘑菇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