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愤青少年(第 2/4 页)
好一会儿,他才又开了口。
“两位,你们可看出了什么?”
恰有回来探亲的婆媳两人路过,正经过他们身边,正好听见江时和的话,那婆子看了看他们望的方向,顿时乐了。
“小兄弟,哪有什么可看的东西?不过是一个老头子耕地罢了,有什么好看的?”
乡下的人对这种情景司空见惯,自是见怪不怪。
江时和笑了笑,“只是我和大娘您看见的有些不一样罢了。”
婆媳两人急着赶路,那两人听见这话也只是笑了笑,媳妇儿笑道:“娘,人家这是和你打哑谜呢。”
那婆子摆了摆手,“哈哈哈,不说咯,咱俩得赶紧走了,还有好几里地的路要走呢。”
待两人走了,秦卿才又张口,“花甲之年却不能尽享天伦,无非是世道艰难罢了。”
江时和闻言,回头看了她一眼,随即看向晏珩。
“依晏秀才所见呢?”
晏珩轻哼一声,神色清冷。
“上位者尽享繁华,下位者辛勤至死却难以保证温饱,乃是策令所失,人心不齐。”
秦卿虽则觉得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却也觉得此时的晏珩多少有些愤青的意味。
言多必失,更何况是在县令年前议论朝政,她伸手扯了扯他的袖子。
然而县令大人却是一丝一毫也没有生气的样子,“那么晏秀才以为该当如何?”
见状,秦卿也不再多说什么,转而看向晏珩,听他能说些什么。
“自然是推行新令,这里已经不适合以往的农耕。”
江时和眼睛一亮,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确实如此,如今青壮男丁多外出做工,家中剩下的皆是一些妇女儿童,在耕地方面有很大的问题。”
和男人相比,女人在力气上本来就处于相对劣势,这就造成在做一些农活,例如耕地时,就难以做到大面积均匀的深耕,耕地反而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秦卿在一旁听得认真,听到这里一时顺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