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转道的缘由(第 2/4 页)
兵分两路,一路在明一路在暗。
最重要的是,水路足够快,走陆路至少要七日光景才能到江南,水路不需三日便可进入江南境内。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走水路无法直接抵达江南的核心地区苏州,而是会经由颍州再转道江南。
这也是王启年疑惑的另外一点。
颍州地处大江之北,群山环绕,东临江南诸城,往西则是庆国京都,占足了地势,可今年的颍州,不管是民生还是商业,都实在算不得景气。
去年秋季,颍州的天就像是漏了似得,足足连着下了半个月的暴雨,本该收成的季节,稻谷粮食全被冲到了水里。
再加上大江决堤,冲倒的房屋无数,百姓们家破人亡,颠沛流离。
人没了家,就像是没了支柱,只是活着就已经很困难了,哪里还有心思做其他。
不过颍州自古民风彪悍,安生种地没了念头,剩下的就抄起刀棒做起了山贼劫匪的营生。
因为临近大江大山,颍州山贼极难肃清。
遇到过往的商船,便大肆劫掠,遇到官府围剿,当即四下做鸟兽散,往山林里一钻,等到风头过了再出来。
如此往复,颍州府也没一点法子。
有好好的陆路不走,偏要挑着山贼横行的颍州城过道,王启年实在有些无法理解自家大人的古怪想法。
只不过,现在王启年并没有心情问清楚缘由,一手撑着船舷,恨不得把胆汁都给吐出来。
范闲看着王启年可怜,挑了两个自制的药丸喂他吃了下去。
这东西还是他在澹州的时候就做的,一直没有派上用场的机会,没想到第一个试药的居然是王启年。
让虎卫搀着王启年去船舱休息,范闲这才上了甲板。
他们早上出的门,时至现在,才过了半晌光景。
不出所料的话,等到傍晚时分,便可入颍州城。
“你到底想做什么?”
海棠朵朵跟着范闲上了甲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