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五章:京都之怒,百官争议,江宁郡平乱,龙颜大悦(第 4/4 页)

    这对他们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他们的米再也不能卖天价。

    一时之间,这些米商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可真正麻的是这些外乡人。

    他们连夜赶来,就是为了赚一笔快钱。

    可没想到的是,朝廷的粮食运到了,这就意味着江宁府不缺粮食了。

    而他们现在如果把粮食运走,先不说成本有多夸张,这一路上的耗损也不小啊。

    再者,运回去做什么?自己家吃吗?

    都装麻袋了,还吃?

    卖的话,估计又要被米商狠狠压价,完全是得不偿失啊。

    一时之间,这群外乡人开始疯狂压价。

    什么三百两,一百两的。

    十两银子就买。

    可惜的是,难民压根就无视他们,有免费的粮食不吃,吃你这种粮食?

    十两银子?

    五两银子都不卖。

    不过也有一些人还是有些提防,担心朝廷运的粮不够,所以主动来买。

    十两银子一石。

    可其他外乡人看到这一幕,肯定不干啊。

    直接降价。

    九两,八两,七两,六两,到最后价格降到五两银子一石,再少了也不会有人卖,毕竟血亏。

    五两银子刚刚好,正常米商如果打压价格,他们卖是三四两一石。

    现在卖掉,能够变现就当白跑一趟,为国家效力,也亏不到哪里去。

    而且早点卖掉早点回去,总不能一直在这里风餐露宿吧?

    第一批卖掉粮食人,立刻收拾东西回去,回去的路上,看到无数人都在运粮,这帮人满脸笑容,什么都不说,就特意营造一种大赚特赚的感觉。

    倒不是故意使坏,这帮人想法也简单,就当做是帮难民一把,如果现在要是说没赚,这帮人掉头回去,那岂不是只有自己一家亏了?

    不过也有人吐苦水说没赚,说朝廷运粮来了。

    可结果呢?

    得来的全是骂声,什么你自己赚了银子,就不让我们赚?平时没看出来你是这种人啊。

    总而言之,大势已定,根本就不可能逆转。

    府内。

    所有米商聚集,一个个愁眉苦脸。

    随着郑公出现后。

    众人纷纷起身,你一句我一句,想问一问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时。

    郑公的怒斥声不由响起。

    “现在知道来找老夫了?”

    “之前去哪里了?”

    “让你们不要卖这么高,不要卖这么高,你们就是听,如今民怨四起,又有大量外乡人过来卖米,我看你们怎么收场。”

    郑公也是被气的不行。

    按他的意思,价格稳定在六十两,即便是有外乡人过来卖米,完全可以打压,然后低价收过来,再高价卖出去,形成良性循环。

    可问题是这帮人卖的太凶了。

    动辄就是几百两银子,实际上根本卖不到这么多银子,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然而这帮人也跟着涨价,让这些外乡人也纷纷开高价。

    他们想要收购也没用,总不可能真三百两四百两银子收一石?这要是收了,引来的人岂不是更多?

    可以说,这场粮灾,可能彻彻底底被化解了。

    “郑公啊,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您快给我们想想主意吧。”

    “我们知错了,知错了。”

    众人纷纷开口,骂他们接受,可先想出办法才是王道啊。

    望着众人这般,郑公也深深吸了口气,木已成舟,的确骂也没用。

    “接下来都听我的,不然的话,都别想发财。”

    “朝廷运粮来,并不是一件坏事,外乡人就不敢过来运粮了。”

    “而且现在外面的小粮商,一个个低价出手,你们现在出面,把这些粮食全部买来。”

    “主道全部被毁,朝廷运来的粮食,绝对不会太多,最多撑个十日,算上官仓还有一些,加起来二十日差不多了。”

    “只要等这二十日过去,我等就可以继续高价卖粮。”

    “但在这个时候,你们不要再贪图小利,稳住即可。”

    “知道吗?”

    郑公开口。

    他并不认为朝廷能运来多少粮食,只要坚持二十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可话虽然是这样说的。

    众人听后,却只是点了点头,但内心还是有很多焦虑以及反感。

    一直让我们稳住稳住。

    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你说朝廷给的粮不多?

    你怎么不去看看龙舟有多少艘啊,朝廷连龙舟这种东西都搬出来了,你还在这里抱着侥幸?

    这是众人的想法。

    可明面上却不敢说,都是笑着答应。

    随后,郑公离开,他还有事要办,该说的也说完了。

    等郑公一走,众人也离开,只不过三五成群,各自有各自的群体,开始各种议论。

    而且回家路上,一辆辆粮车经过他们面前,百姓无比激动。

    各种声音也响起。

    什么有粮了,不用担心了。

    什么这帮狗商这下要亏死,马上丰收一来,他们屯的粮都要成为陈米,到时候亏的血本无归。

    这种言论太多了。

    一两句还好,可说多了以后,这帮人心里也发憷啊。

    陈米和粮米完全是两个概念,价格也极大,江宁郡本身就是鱼米之乡,米价其实一直都不会太贵,六两银子是新米,一般陈米价格就是三两,行情好的时候四两。

    他们收购这些粮食,成本就不止六两啊,毕竟之前有内幕消息,要是真亏了,那就是真正的血本无归。

    “他娘的,一直让我们稳住,稳住,他肯定无所谓啊,他有钱有势,又不是主做米商的,当真亏了,还有其他收入,我们这次要是亏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有人忍不住开口,终于爆发了。

    “就是就是。”

    “我看啊,这就是想要让我们送死,还让我们继续收购?拿什么收购?”

    “得了,别管那么多了,直接卖吧,马上又要大丰收了,这要是不卖,到时候真是亏到娘家去了,咱们定个数,五两五一石,有多少卖多少。”

    “可别呛价,这价格已经亏了。”

    “行,就按这个说法,权当做行善积德。”

    一时之间,这些商人也不废话,彻底坐不住了。

    一个个回去,开始压低价格,贩卖粮食。

    而这消息也一瞬间传到外面去了。

    商人降低价格,这可不是小事啊,等传到外面时,这些外乡卖米的更是一个个跳起脚骂娘。

    觉得这帮米商真是吃绝户。

    但有什么办法?

    只能赶紧卖啊。

    价格最终硬生生压到了四两银子一石,刚好不亏银子,但要说赚就根本赚不到了,只能说真正的白跑,打免费工。

    要不是想着就当来赈灾,不然心里肯定憋屈死了。

    外面降价,里面的商贩也开始降价了。

    四两就四两,现在比的就是谁先出货。

    价格跌到四两银子一石,这下子官府坐不住了,直接派人去买。

    不过没有光明正大,而是派一些手下,大肆购买,都不急着运过去,直接签单就行。

    反正粮食就在府内,单子签下来了,不怕你跑路,你总不可能扛着几万石粮食跑吧?

    如此,仅仅只是几个时辰的时间。

    郡守府内。

    张旸看着堆积如山的粮单,笑的根本合不拢嘴。

    按理说,发生这样的灾祸,粮价十两银子一石,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两银子一石,这绝对是稳赚的买卖啊。

    四万两就是一万石。

    四百万两就是百万石。

    朝廷之前预计拨款至少是几萬萬两,現在最多只需要两千万两白银,就可以彻底解决未来三四个月的粮食问题。

    毕竟丰收在即,可能都要不了这么多银两。

    “神计,神计,这当真是神计啊,陛下怎么会这般聪慧啊。”

    张旸一边笑,同時也一边好奇,皇帝怎么如此聪慧。

    不过他也没闲着,等粮单到手,第一时间写奏折,同时找来顾宁涯,请他送回宫中给陛下看。

    同时,张旸看着顾宁涯,也不断夸赞皇帝圣明。

    但顾宁涯直接开始了。

    “跟陛下没太大关系,这计谋主要是我侄子想出来的,当然也是受我启发。”

    话说完,张旸傻了。

    “张大人,你不会觉得我顾宁涯没这个脑子吧?”

    看着张旸的反应,顾宁涯有些没好气,自己跑东跑西,这几天一顿好饭都没吃过,占点功劳不过分吧?

    “不是不是,你是说这策略,是你那个侄子顾锦年所写?那个著出千古文章的顾锦年?”

    张旸惊愕了。

    “这不废话,行了,懒得跟你这种鼠目寸光之人啰嗦。”

    “这事解决了,你也算是欠我一个大恩情,以后我来江宁郡,要还是这样招待,你就别怪我顾老六对你不客气。”

    顾宁涯不想多聊什么,直接带着奏折离开,赶紧去复命。

    而张旸也彻底愣在原地。

    如此。

    一直到翌日子时。

    顾宁涯已经飞奔而来。

    手持金令。

    无视一切。

    直接入宫。

    将奏折献给还未入睡的永盛大帝。

    ---

    ---

    这句话突破99的本章说,后面还有一更一万字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彼岸之主 剑来 异香 仙逆 武圣! 剑啸灵霄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志怪书 玄鉴仙族 中州录 不朽凡人 谋局 小狐妃,太凶萌 仙父 天行健 洪荒:截教副教主 过河卒 低调在修仙世界 修真门派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