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学宫成圣!天地圣罚!逆天而行!愿为生民立命!(第 3/4 页)
一次次身亡又如何?
这意志,坚定可怕。
困境之中,寻求一线生机。
这一刻。
终于,有声音响起了。
“吾为段空,人族儒者,今日恳请上苍,明鉴圣心,平息雷罚,愿为我人族未来之圣,寻求生路。”
段空的声音响起。
他是苏文景的好友,看见自己好友,为自己的徒儿,逆天而行,在雷劫当中,受尽非人苦楚,他又如何能够无动于衷?
他出声,说完此话,他毅然而然,朝着雷区走去。
他无畏。
因为心中有信仰,他虽是东荒棋王,可也是读书人,是儒者,是君子,修行浩然正气。
看着段空前行。
稷下学宫院长,长长叹了口气,眼神当中充满着敬佩。
“老夫读书数百年,知晓道理无数,可当真正静下心时,面对困难之时,老夫始终犹豫不定。”
“书终究是死物。”
“在此之前,老夫一直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何儒道读书人,可以上达天听,儒道读书人,为何拥有天地之力。”
“武道,仙道,佛修,妖也好,魔也罢。”
“都没有儒道这般的强大。”
“这个问题,让老夫想了很久很久。”
“而今,老夫总算是明白了。”
学宫院长开口,众人听着他的声音,眼神当中满是好奇,不明白他这是要做什么。
同时,听完他所说,众人也不由疑惑。
是啊,这天地之间,有仙道,有魔道,有佛道,也有妖道,要对比的话,儒道一个个都是凡人之躯,按理说比不过这些体系。
可为什么,儒道会成为一切体系之首?拥有上达天听的能力?
这的确让他们好奇,也的确让他们疑惑。
然而。
话说到这里,学宫院长挥了挥手,他的目光,在这一刻,变得格外坚定。
他的声音。
如同黄钟大吕。
他的声音。
震耳发聩。
他的声音。
传遍整个大世。
“因为。”
“读书人的意志,可以贯穿这天地。”
“因为。”
“我辈读书人,有一颗不屈之心。”
“因为。”
“我等寒窗苦读,是为这朦朦天地,寻求一条生路。”
“为自己寻求一条生路。”
“为读书人寻求一条生路。”
“为天地寻求一条生路。”
“而今,文景圣人不是在帮顾锦年寻求生路。”
“而是在帮我等读书人,寻求生路。”
“为天下人寻求这生路。”
“既如此。”
“那便一同为天下人,寻求生路。”
“吾为元青,人族读书人,今日恳请上苍,明鉴圣心,平息雷罚,愿为我人族未来之圣,寻求生路。”
学宫院长的声音响起。
在这一刻,他大彻大悟,明悟天地之间的真理。
也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读书人的意志。
可贯穿天地一切。
读书人的不屈。
是雷霆所不灭。
是天地所不灭。
轰轰轰。
随着元青道完此言,整个稷下学宫,爆发出可怕的圣光,注入雷劫当中。
元青向前而行。
前方是死路吗?
是。
但前方,也是为天地生民的唯一生路。
听着元青之言。
所有人懵然。
这番的豪言壮志,让他们一个个热血沸腾,也让他们一个个震撼不已。
读书人的意志,可以贯穿天地。
是啊。
读书人的意志!
可以贯穿这天地!
“三位先生之言,让老夫胜读百年书啊。”
“老夫明了。”
也就在此时,终于,有声音给予回应了,是学宫当中的大儒。
他大笑着开口,没有说什么康慨激烈之词,也没有说什么振奋人心之言。
他向前走了。
走向了绝境。
但这绝境又是一片光明。
“愿为生民立命。”
很快,一道声音响起。
是一位年轻的读书人,他攥紧着拳头,面容上还有泪痕,是方才之感动。
而今,随着几位先生之言。
他道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言论,也说不出什么伟大之语。
仅有一句。
愿为生民立命。
随着此言说出,学宫当中,本就悲愤,本就感动,本就敬佩的这些读书人,彻彻底底没有了方才的恐慌,没有了方才的畏惧。
有人带头前行。
他们便前行。
一道身影。
五道身影。
十道身影。
数百道身影。
数千道身影。
到最后,所有人都选择进来了,只要是读书人,他们毅然而然选择入内。
走向雷区。
轰轰轰!
轰轰轰!
雷霆炸裂,比之前更加凶勐,也比之前更加可怕。
仿佛是上苍的愤怒,因他们的忤逆,而狂怒。
但走进雷区的读书人,自身散发出无与伦比的浩然正气,朝着雷劫当中的苏文景疯狂涌去。
他们成为了苏文景最大的支柱。
所以,他们的浩然正气,才会如此恐怖绝伦。
稷下学宫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
天地之间。
所有的读书人,也在这一刻,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大夏国都内。
书院学子们感受到了一种共鸣,他们看不见稷下学宫的场景,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场景出现在了他们的脑海当中。
因为,他们是读书人,读书人的意志,可以贯穿天地一切。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读书人。
“愿为生民立命。”
书院学子,一个个朝着稷下学宫深深一拜。
当下,一束束光芒,自他们体内迸裂而出,朝着学宫内涌去。
整个大夏京都上空,有百万道光芒,代表着百万个读书人。
皇宫当中。
大殿内。
太子望着这一切,他早已经泪流满面。
大殿当中,文武百官,也一个个泣不成声。
“愿为生民立命。”
李高走出大殿,朝着稷下学宫的方向,深深一拜。
百官亦如此。
大夏京都。
一处穷苦之地。
一名老书生,翻阅着泛黄的书籍,学堂内,有十几名孩童,正在复习着课业。
而课业之上,赫然写着横渠四句。
随着读书人的意志加持而来,老者愣在原地。
片刻之后,他起身,走到门外。
虽一片荒凉。
虽一片穷苦。
但老者身躯挺拔,朝着稷下学宫一拜。
“愿为生民立命。”
同样的场景。
不同样的读书人。
但他们说着一样的言语。
愿为生民立命。
这种精神,是任何体系都无法超越的,也是任何体系都无法做到的。
因为真正的读书人,有着同一样的东西。
那就是精神。
读书人的精神。
一束束光芒,在大夏王朝上空腾飞。
这一刻。
哪怕是扶罗王朝,也有无穷的光芒出现。
大金王朝。
东荒诸国。
那一道道光芒,是不可磨灭的。
这是读书人的精神。
也是他们的意志。
雷劫不可灭。
天地亦不可灭。
中洲王朝,南蛮王朝,极北之地。
这天下,只要是有读书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这样的意志。
当这些意志汇聚之时,便是汪洋大海,无穷无尽也。
无数势力怔怔地看着这一切。
他们震撼着。
感到不可思议。
西漠佛国,无数高僧望着这一切,沉默不语,即便是他们,在这一刻,也不得不承认读书人的意志,有多可怕。
大金王朝内。
一名老者静静看着这一切。
他是苏文心。
是苏文景的兄长。
也是大金书院的院长。
亦是人族半圣。
望着稷下学宫,苏文心不由缓缓开口。
“文景,你超越了为兄。”
“你的意志,是为兄所不能及也。”
“为兄因你感到骄傲。”
“愿为生民立命。”
苏文心澹澹出声,而他的意志,化作一道光柱,朝着稷下学宫涌去。
稷下学宫内。
随着这一道道浩然正气的加持。
苏文景手中的三尺青锋剑,也在这一刻完成蜕变。
轰。
圣人剑气纵横。
直接将雷劫轰散。
只不过,雷劫再度凝聚,这是绝灭雷劫,的确恐怖滔天,饶是这样,也没有彻底消散。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但,就在这一刻,元青半圣的声音响起,他注视着这道雷劫,开口出声。
随着他的声音响起。
一道道声音跟随着响起。
所有读书人,齐齐出声,诵念顾锦年所着的易经。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元青的声音再度响起。
神洲大陆,无穷的回应之声,一同响起。
所有的读书人,都注视着这道雷霆。
君子不灭的意志,对抗着天意。
而随着这两道声音的响起,凝聚而来的浩然正气,更加璀璨。
恐怖的浩然正气,在这一刻,化作一道道君子之剑。
这些君子之剑,汇聚成海,轰击在雷劫之上。
为生民立命。
寻天下苍生之路。
炽烈的君子之剑,一往无前。
恐怖的雷劫。
也在这一刻被击散。
而这一刻。
雷劫没有重新凝聚了。
苏文景的身影显露,他望着这天象,沉默不语。
所有人注视着这天象,皆然沉默。
他们不知道,是否胜天?
寂静。
大世寂静。
所有人都在关注,他们好奇到底如何。
然而。
就在此时,雷霆逐渐烟消云散。
刹那间。
欢呼之声,震耳欲聋,无数人大喜,读书人们更是一个个攥紧着拳头,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胜利,与天地争斗的胜利。
这样的胜利,让所有读书人,感到兴奋,也感到喜悦。
只是。
就在这一刻,天穹之上,所有的乌云,凝聚在一起,包括方才出现的雷霆。
凝聚成一道印记。
以肉眼无法看到的速度,直接没入顾锦年体内。
一时之间,众人皱眉,不明白发生了何意。
而顾锦年的身躯,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他的伤势痊愈,恢复了平静。
看到这一幕,众人悬着的心,也彻底放下来了。
演武台上。
随着这道雷霆印记的没入,一切仿佛彻底安静下来了。
“我等胜了吗?”
此时。
询问的声音响起,充满着好奇。
只不过,没有人给予回答。
众人都很安静。
虽然但雷劫消失,乌云消散,可谁也不敢保证真的赢了。
众人沉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显得特别安静。
大约一炷香后。
望着无有任何变化的天穹,元青长长吐出一口气。
“雷劫消散。”
“我等胜了。”
他开口,告知众人这个结果。
随着最终答桉出现,欢呼之声,彻底沸腾。
稷下学宫内,数万读书人兴奋大笑,他们未曾想到,有朝一日,能胜过天地。
这种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
只是,天穹之上。
苏文景的气息,愈发盛烈。
他在雷劫当中成圣,而今雷劫消散,属于他的蜕变也要开始了。
轰。
可怕的气息再度笼罩神洲大陆。
儒道七境,一境一重天。
任何体系的七境,都是人间无敌的存在,虽然有第八境的传说,可第八境缥缈无比,谁也不知道第八境到底是什么。
天命大世降临之前,第七境就是无敌的存在。
更何况是儒道第七境。
儒道第七境,乃为圣人境,为儒道圣人,传闻当中,成为儒道圣人,将可掌控天地之力,拥有言出法随的能力。
圣境,融汇万法,将一切所学,合则为一。
言语之间,便可凝聚天地伟力。
古往今来之伟大。
苏文景以不屈的精神,以无畏的精神,去与天地争斗,为顾锦年续上生路。
在雷劫当中,苏文景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将自己的思想,完成升华,明悟出自己的圣道。
冬。
一道鼓声响起。
惊动四海八荒。
天地之间,一片寂静。
天穹之上,一束滔天光芒,也随之坠下,出现在苏文景面前。
一柄青锋剑,出现在他面前。
“浩然剑。”
“这是浩然九大圣器之一。”
有人惊呼,道出此物的来历。
“成圣者,得此圣器,此乃大善。”
“未曾想到,天命降世之后,第一个突破七境之人,竟是我儒道读书人?”
“儒道我并不惊讶,真正惊讶的是,第一个成圣之人,是文景先生,我本以为是顾锦年的。”
“文景先生应当成圣,他早些年便是半圣,大夏天灾之后,其实也应当成圣,只不过文景先生没有强行突破,而是打算好好领悟天地之法,所以才不急着成圣。”
“眼下成圣,合情合理。”
一些声音响起。
人们的确惊讶,今天发生的事情,让诸多人难以想象到。
顾锦年开创无上新学,完成圣人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按理说今日成圣之人,应当是顾锦年,而不是苏文景。
这完全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令他们不知该说什么。
但总的来说,一切都还好,苏文景成圣,只能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
至于顾锦年所遇到的问题,才是众人真正好奇,同时也不理解的问题。
为什么,顾锦年突破半圣之后,突然遭遇圣困之境。
这是不应当有的事情,除非立功,立德,立言当中,必然有一个出了大问题。
轰。
惊天光芒再度出现,自苏文景身体内爆发。
圣人气息,让所有人忍不住看了过去。
而演武台上。
顾锦年的伤势已经痊愈,但这只是皮外伤。
真正的内伤,最为恐怖。
自身的儒道境界,已经跌落到了凝气境,但这还远远不够。
方才的雷霆印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