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心学显世,大世降临,为后世人,开辟辉煌圣路【求月票】(第 3/4 页)
“这十二仙丹当中,有两种仙丹最为恐怖,一来是破境仙丹,八境之下皆可破境。”
“还有一种是六境仙丹,吞服一枚六境仙丹,可直达第六境巅峰,虽然付出的代价便是永生永世无法继续突破,可举世之下,又有几个人能抵达七境?更何况是传说中的八境?”
“若能炼制出一千枚六境仙丹,掌教,您想一想,龙虎道宗一千位六境强者,这天下谁挡得住龙虎道宗前行的脚步?”
“各大王朝,百万雄师,也比不过一千位六境强者吧?”
太上长老开口,显得格外激动,言语之间,更是充满着激动与期盼。
听完这话,龙虎掌教张真人确确实实呼吸急促了。
他仿佛看到了龙虎道宗美好的未来。
只不过,深吸一口气后,龙虎掌教不由出声道。
“看似还差最后一道枷锁,可这道枷锁最为困难,太玄仙宗,阴阳仙宗,还有万星古宗,只怕都会与我等争抢。”
“尤其是,还有一个顾锦年,他拥有两件仙物,这次大世之争,对他而言,机会更大一点,上清道人说的没错,必须要针对大夏王朝,让顾锦年腾不出手来争这些东西。”
“只要抢先一步,一切就成了定局,一步错,步步错。”
龙虎掌教开口,此时此刻,他总算明白上清道人为何要将顾锦年视为头号大敌了。
因为仙器。
只要仙器得到神金的加入,就可以解开最终枷锁,所以这个大世之争,争的就是资源。
而顾锦年,的确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与此同时。
东荒之边。
一面圣镜,也悬浮于天穹之上,阴阳仙宗,如同巨大的宫殿一般,而今整个阴阳仙宗弥漫恐怖的灵气,如太玄仙宗亦或者龙虎道宗一般,这里的灵气,得到了十倍提升。
而这面圣镜,更是贯穿天地,镜中光芒冲破天穹,群星震颤,加持宇宙之力。
“阴阳仙宗弟子听令。”
“天命已显,乃我仙门之福,阴阳仙宗,广收门徒,拯救天下苍生,为天地寻得生路。”
阴阳仙宗掌教开口。
他更加直接,广收天下门徒,直接开启大世之争。
同样,万星古宗也在这一时刻,告知天下人,广收门徒。
太玄仙宗,龙虎道宗,阴阳仙宗,万星古宗,这四大仙门,拥有四件仙器,得到的好处自然最多。
天地灵脉已经受到了天命加持,几乎都化作了龙脉,以至于整个神洲大陆,灵气四起,无数荒漠之地,受到灵气加持之下,化作绿洲。
只不过,这四大仙宗灵气得到了十倍增幅,而其他仙门也只有三四倍的灵气增幅,远不如他们。
清微圣地。
清微掌教注视着东荒之地。
“天地大变,仙门得到加持,可对我等仙门来说,极其不利。”
“四大仙门掌握四大仙器,未来的大世之争,他们占据先机。”
“而且,天地灵气将会日益增长,可永远是这四大仙门会得到最大的好处,静儿你立刻回大夏京都,找你堂兄顾锦年一趟。”
“告知他,清微圣地愿意全力支持顾锦年,只求大世之争时,顾锦年愿意庇护我清微圣地,往后清微圣地,将竭尽全力,配合大夏王朝。”
清微圣地掌门开口。
她明白未来大变有多恐怖,也知道这四大仙门一个个都是野心勃勃的存在,如果在这个时候,她不选择好来的话,未来下场将会极惨。
“好。”
“请师父放心,徒儿一定会告知锦年堂兄。”
顾静点了点头,直接同意。
玲珑仙宫。
望着这璀璨的天命降世,玲珑宫主不由叹了口气。
“提早了两年时间,当真是运气不好啊。”
“瑶池。”
“联系顾锦年,告知他,未来大世之争,玲珑仙宫将会全力支持于他,也希望顾锦年能在未来庇护我玲珑仙宫。”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应该是你嫁给锦年,哎,只可惜啊,你扯不下脸皮来。”
玲珑宫主开口,也选择了与清微圣地一般的选择。
不过,这合情合理,四大仙门一个个都是老狐狸,而且一个个野心勃勃,说句难听点的话,即便她选择投靠四大仙门,只怕这四大仙门,也是把她们玲珑仙宫当做炮灰。
倒也不说根本就瞧不上,而是会被利用的干干净净,最后一脚踹开,甚至沦为他们的玩物。
可顾锦年不一样,儒道即将的圣人,品德摆在那里,与他合作,必然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
天命古星再次爆发,坠下三百六十五道光芒,变得格外粗大。
东荒境,南蛮境,西漠境,极北境,各获得十二道天命之力。
太玄仙宗,龙虎道宗,阴阳仙宗,万星古宗,各获一道天命之力。
然而整个中洲王朝,竟坠落恐怖的一百零八道天命之力。
这太夸张了,惹来无数人惊愕,目光当中,充满着不可思议。
毕竟,东荒四境之地,也才不过各自获得十二道天命之力。
中洲王朝竟然获得一百零八道天命之力,这的确令人震撼啊。
大夏王朝,太子李高看着这一切,眼神当中充满着复杂。
“虽大夏王朝不如中洲王朝,可整个东荒也才不过十二道天命之力,中洲王朝竟有一百零八道天命之力加持?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中洲王朝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而永盛大帝,此时此刻,正在打铁当中,还没有出来,并不知晓这外面的事情。
至于扶罗王朝双帝,以及匈奴王,倒还好说,他们只是震撼,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毕竟在他们的认知当中,中洲王朝获得一百零八道天命之力,这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大金帝王却不由皱紧眉头。
天命。
这二字,代表着一切,任你实力再强,手段通天,在天命面前,让你生你才能生,让你死,你才能死。
东荒境只分得十二道天命,中洲王朝得如此之多的天命,如何不让他难受?
“大金王朝,为何不得天命啊。”
“即便大金王朝不行,加上大夏王朝,难道还不如中洲王朝十分之一?”
大金帝王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不甘。
主要是这两者之间,相差太离谱了。
一个十二道。
一个一百零八道,快十倍了。
然而,还有一百零八道,坠向东海之处,以至于东海沸腾,掀起万丈惊涛骇浪。
“东海为何拥有一百零八道天命加持?”
这一刻,有人惊呼,觉得不可思议。
中洲王朝得到一百零八道天命,他们能够接受,至少中洲王朝的确无敌。
可东海也得到了一百零八道天命加持,这就耐人寻味啊。
“海洋,孕育无穷生命,得一百零八道天命也合情合理。”
“毕竟海洋当中,埋葬太多古老,往后可能会诞生无穷奇珍异宝吧?”
不过有人立刻给予解释,认为海洋蕴含着无穷生灵,再加上埋葬诸多古老,得到一百零八道天命加持,并非有什么大问题。
毕竟一个中洲王朝都得到了一百零八道天命,海洋得到一百零八道天命,还真不算什么。
随着这样的解释出现,的确打消了许多人的猜疑。
而此时。
四大境地,获四十八道天命之力,中洲王朝获一百零八道天命,海洋深处也得一百零八道天命。
还剩下一百零一道天命之力。
这一百零一道天命之力中,有两道加持在顾锦年身上。
剩下九十九道。
没入大地之中,不知去了何处。
无人可以追踪。
中洲王朝。
四海归一殿外。
中洲大帝气吞山河,望着这降临的一百零八道天命之力,内心之中,充满着激情。
“天命所归,此乃天命所归。”
中洲大帝出声,他显得无比霸气,一百零八道天命加持中洲大地,对他而言,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同样也证明一点,就连上苍都认可中洲王朝,认可他的统治。
这是天命所归。
只是,中洲王朝内。
摘星台上。
鬼谷道人望向这一百零八道天命,平静的面容上露出一抹笑意。
“还差最后一步。”
“我将完成先祖意愿。”
他开口,喃喃自语道。
青丘山脉。
清浅圣女望着坠向稷下学宫方向的天命之力,不由满脸喜悦。
她立在宫殿之外,不由出声道。
“族长。”
“锦年一人,便独占两道天命之力,四大仙门也不过各自得一道。”
“我说了,他就是未来天命之人。”
“眼下,四大仙门得到天命,仙器蜕变,只怕要不了多久,便会暴露野心,不如我现在去找锦年,让他庇护我青丘一族。”
“如此一来,未来大世之争,我青丘一脉将可占据上风。”
清浅圣女开口,显得格外期待,想要去找顾锦年。
然而,宫殿内。
一名老妪杵着拐杖,一步一步走来,直至清浅圣女身后道。
“大世之争,没有你想象的这么简单。”
“顾锦年天赋的确不凡,也拥有争夺天命的资格,但大世之争,远远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
“青丘有青丘的使命,你的命运也早已经被注定了。”
“清浅,很多事情族长不能告知你,但过不了多久,你将知道一切。”
“而且,不要过多与顾锦年产生交集,任何拥有资格参与天命之争的人,你都不要与他们牵扯,不然的话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
青丘族长开口,她缓缓出声,道一些令人听不懂的话。
“为何?”
“这大世之争,还藏着什么秘密吗?”
清浅圣女有些惊愕,本以为天命降临,青丘圣地应当去寻求庇护,可没想到族长竟然这么说?
“藏着很大的秘密。”
“不过,时机不成熟,也无法跟你说,但你要记住,真正的天命者,还没有出现。”
“你所看见的天才,不一定是天才。”
她出声道,没有详细解答,只不过说的话,令人不由细思极恐。
真正的天命者,还未出来?
难道有一批人藏着?
此时。
东荒境内。
稷下学宫。
两道恐怖的天命之力坠下,落在顾锦年身上。
一道是因为顾锦年体内有两件仙器。
另外一道,则是因为顾锦年今日之立言。
先天五方旗与玄黄钟自顾锦年体内飞出,悬浮于天穹之上。
两件仙器暴涨万倍体积,绽放出无量光芒,弥漫出恐怖的气息,这气息压制整个东荒王朝。
一件仙器本身就恐怖无比,两件仙器夹杂在一起的气息,自然更加恐怖,令人震撼不已。
天命加持于内,两件仙器解开枷锁,拥有超越七境的威力。
不过所有的仙器,不管是顾锦年的仙器,还是其他仙门的仙器,都只是解开了枷锁,想要真正催动仙器的威力,至少要抵达第七境。
或者不计成本的投入灵晶,不然想要催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换句话来说,这仙器就如同核武器一般,威慑性比实用性更强。
四大仙门,都拥有一定的灵晶,可以复苏仙器。
一但仙器复苏,轻而易举可击沉万里山河,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只不过用上了仙器,一定是生死大战,没有一个人会是赢家。
顾锦年掌握两件仙器,只能说赢面更大一点,可以同时与两大仙门一战,除非四大仙门抱团在一起,并且谁都不会背叛谁,谁都不会算计谁。
不然的话,但凡有一点不合,那么顾锦年对他们的威胁是最大。
优先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但稷下学宫内。
所有人不在乎这仙器的威力,而是顾锦年的无上新学。
演武台上。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
顾锦年盘腿坐下,他对心学的理解,还没有彻底明悟,也正是因为这点,顾锦年才不会拿出来。
来之前苏文景说过,学术之争,就是一场争论,无论拿出什么学问,别人都会抨击,质疑。
所以顾锦年不拿出来的原因,就是这个。
不是怕抨击,而是自己都没有完全理解,拿出来的意义是什么?被人抨击之后,也解答不出来,只是徒增笑话。
只是没想到,这学术之争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儒学的原因。
第四代圣人开创儒学,让后世读书人当官,站在高位,才能做大事。
这个理念是好,可随着后世人利益驱动之下,很多东西就变质了。
忘记了初心,只想着成为官员,或者成为有威望的人。
所以儒道产生了质变,孔府就是最好的答桉,孔府乃是圣人之后,可为什么孔府后来会成为这个样子?
因为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孔府第一时间就是考虑利弊,而不是心中正义。
今日之心学,刚好可以重塑儒道一脉。
“敢问顾公。”
“何谓知行合一,致良知?”
此时,稷下学宫院长出声,他恭敬无比,站在演武台下,朝着顾锦年一拜。
听到对方之声。
顾锦年不假思索。
“我辈读书人,应当知心中善恶。”
“行君子之道。”
“合者化一。”
“致君子善之良知。”
顾锦年出声,他将自己的理解告知众人。
虽然他没有完全理解,可基本核心他还是明白,真要拿出来说,也不会太差。
只是顾锦年自己喜欢琢磨和纠结罢了。
听完这话,众人纷纷有些不解,这听起来感觉好像没什么大道理,无非就是让人向善罢了。
可为何有如此之惊天异象?
然而,苏文景在一瞬间察觉到问题所在,他向前走了一步,看向顾锦年道。
“敢问顾公。”
“如何去知?”
苏文景提问,这知行合一听起来是很简单,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仿佛就是在说,知道善恶后,去做好的事情。
可对于苏文景这种人来说,他们听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
所谓大道至简。
真正的道理,本身就很简单,复杂的是如何去理解,又如何去施行。
换句话来说,世人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可最复杂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
这才是学术的核心,告知世人为什么。
虽然大部分世人不会去学,可必须要有这个答桉,否则的话,一切就显得荒诞无比。
听着苏文景的提问。
顾锦年显得更加平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顾锦年的声音平静,但当他说完这四字真言后。
刹那间,惊雷滚滚,噼开天地昏暗。
原本恐怖滔天的天地异象,在这一刻瞬间变得宁静起来。
天地一片晴朗。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稷下学宫内。
苏文景,学宫院长,诸多大儒纷纷细细品味着这四句话的意思。
然而。
孔庙当中。
冲天的光芒绽放。
圣人凋塑也在这一刻,再度震颤,迸裂出无穷光芒。
浩然的圣人气息,再度降临神洲大陆。
这恐怖的光芒,席卷天地。
稷下学宫内。
一朵朵金莲自地面上涌出。
一团团金云弥漫天穹之上。
瑞兽浮现,金龙金凤腾飞,麒麟献瑞,映照祥瑞世界。
诸子百家的身影,出现在稷下学宫上空,这光芒映照神洲大陆。
孔圣的虚影,浮现天穹之上,立于东方。
不过这一次的孔圣虚影,的确只是圣人虚影,没有任何意志,也没有任何意识。
是因为顾锦年的圣言所凝聚而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