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满朝文武捐十万两?我与王大人捐两千万两!摊牌了!(第 3/4 页)
“王尚书,陛下今日在朝堂上提到的捐款,你打算捐赠多少?”
杨开出声道。
询问着王启新。
“杨尚书打算捐赠多少?”
王启新出声,也有些好奇。
“这次分账,数额巨大,老夫的确欢喜,如若大夏没有天灾,其实老夫是打算将多余的银两,去县城内建立书院私塾,也好让一些穷苦之人可以读上书。”
“这次三大灾区,若迟迟不定,对我大夏来说,始终是一块心病,所以老夫打算捐赠一千万两白银,也算是尽一份心。”
杨开出声。
他这话不假,礼部之所以每年都要银子,其实就是为了修建书院,给一些夫子发俸禄,为的就是让更多人可以读书。
至于当真说自己享乐,也没有太大意义,能到这个级别的官员,其实大多数都是为国,尤其是现在这个环境与阶段。
如果当真有私心,很难走到这个位置上。
为后人肯定是有些私心存在,但主要还是为国为民。
杨开乃是大儒,若是连这点品德都没有的话,那岂不是成了个笑话?
“杨大人当真为民啊,既然杨大人这般开口,老夫也不可能省着,也出一千万两银子,为大夏早日平定灾区贡献一份力。”
王启新开口,不由赞叹一声杨开的品德,同时他也豪气,拿出一千万两白银出来。
这两天花银子,他们也感觉得出来,一下子银子太多了,花也花不到什么地方啊,倒不如把这些银子花在有用的地方。
也算是做点好事。
再说了,这大夏不夜城又不是一次的买卖,往后赚的银子,只会越来越多。
也不需要担心什么。
能给工部官员谋些福利也就差不多了,难不成还真的顿顿吃山珍海味?
这完全不合理啊。
“王大人也有一颗为民之心啊。”
“既然如此,那就不多说什么了。”
杨开点了点头,赞叹一声王启新。
“不过,今日何言之为,实实在在有些针对啊。”
王启新开口,确定了捐银数额之后,他不由提到了何言今天的所作所为。
听到这话,杨开不由冷哼一声。
“何言掌管国库,总有些傲慢之心,这些年来也没少受他的气。”
“等今夜魏闲公公得知我二人的捐银后,大夏不夜城赚银之事,只怕他第一时间会知晓。”
“那个时候,何言就有的求我们二人了。”
“今日到老夫府上去,我们二人也好出一口恶气。”
杨开出声,如此说道。
“好。”
听到能让何言吃瘪,王启新不由笑了,他们二人平日在朝堂之上,还真是没少受何言的气。
现在能报复何言回去,自然是一件好事。
如此,王启新跟着杨开走了。
亥时。
夜色正浓。
京都大街上,魏闲领着一些宫女太监正挨家挨户的找朝臣官员记录捐银。
但让人捐银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相反是一件苦差事。
最起码,魏闲没收获什么好脸色,尤其是在外面敲了敲门,对方就直接拉他进去,二话不说,就直接让魏闲看看里面的情况。
不得不说,大夏官员还真是清廉,与其说是清廉,倒不如说是真的穷。
所以捐赠的数额,一般都是几百两银子,也就是大官还好一点,捐个五百两或者一千两,至于那些国公侯爷,还有一些皇亲国戚,捐的还像样。
三五千两多多少少能拿出来。
只是跑了两个时辰,到目前为止,账单上的捐赠数额,还没破十万,这让他十分郁闷。
等回去以后,陛下一定会因为这件事情大发雷霆。
但没办法啊,又不是强制性捐赠,人家捐多少都是心意。
如此。
终于,魏闲来到了杨府。
这两天礼部做的事情,魏闲也有些耳闻,但具体是什么情况,还在调查中。
只不过,想着礼部这两天豪气十足的样子,捐款上面应该不会太少。
所以魏闲整理了一下情绪,笑呵呵的让杨府家丁去传了话。
不多时,仆人恭敬走来,请他入内。
等走进杨府后。
杨开与王启新二人,已经在大殿内恭迎许久了。
“魏闲公公,当真着累了啊。”
“见过魏闲公公。”
二人开口,面对皇帝身边的人,他们自然客气一二。
“两位尚书大人才叫辛苦,杂家深夜来访,还请二位大人不要生气。”
魏闲恭敬出声,尽显客气。
“魏公公说的是什么话,为朝廷办事,为百姓募捐,老夫岂能生气。”
杨开笑了笑,满是温和。
“大人有这份心意,陛下得知必然欣慰,不过时辰不早了,杂家就不做闲聊,刚好两位大人都在,此番为灾区捐银。”
“两位大人数额是多少?杂家记好之后,就要去下一家了。”
魏闲开口,这时辰的确不早,他事还很多,也就不寒暄了。
听到这话,杨开拍了拍手掌,紧接着缓缓出声道。
“国家危难,身为臣子,自然不可无视,老夫能力有限,就捐一千万两白银吧。”
杨开出声,认真无比道。
“一千两银子?”
“大人,这是不是有点少啊?”
魏闲听到这话,有些讪笑着看向杨开,毕竟堂堂礼部尚书,捐一千两银子,的确有些少啊。
“不不不。”
“不是一千两,是一千万两。”
杨开立刻解释。
而魏闲却点了点头道。
“哦,一千万两啊。”
“杨大人........啥?”
“一千万两?”
“杨大人,这是何意?”
魏闲一愣,他有些反应过来了,不是一千两,也不是一万两,是一千万两。
???
嘶。
他目前跑了上百家,加起来的捐银,也才不过十万两,可能还没有。
你杨开说捐一千万两?
你唬我?
“恩,一千万两。”
杨开点了点头,眼中含笑。
“魏公公,老夫也捐赠一千万两,也算是早日为灾区百姓做些贡献。”
此时此刻,王启新的声音继续响起。
让魏闲当场愣住。
包括随同一起来的宫女太监们。
他们一个个都愣在原地。
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一千万两白银?
“杨大人,这捐银之事,可不能乱说啊。”
“一千万两?这容不得玩笑。”
魏闲开口,说话都有些哆哆嗦嗦,他下意识觉得两人是在耍自己。
别说他们两个人了。
整个户部,整个礼部,拿的出一千万两白银吗?
不对,加起来就是两千万两白银了。
然而就在此时,门外的家仆已经走了进来,带来了一个大箱子。
“魏公公,这等事情,老夫岂能玩笑,您自己看吧。”
他出声,说完这话,指着地上的箱子。
当下,众人将目光看了过去,箱子内厚厚一叠的银票,让魏闲直接愣在了原地。
半刻钟后。
在杨开的呼喊下,魏闲回过神来了。
“杨大人,王大人,这银子怎么来的啊?”
“你们是不是洗劫了国库?”
魏闲咽了口唾沫,他实在是想不到,杨开和王启新是怎么搞到这么多银子的。
忍不住询问二人,是不是洗劫了国库。
“魏公公。”
“别乱?
??了,这是大夏不夜城的分账。”
王启新开口,而后拉着魏闲,将大夏不夜城的事情,告知魏闲。
“不可能啊。”
“大人,杂家虽然不知道大夏不夜城到底赚了多少银子,但这江中龙米,卖出去的数量,最多二百万石,盈利是有,可两位大人不可能分走一半利润吧?”
“再者,两位大人入筹之数,不是一人两筹吗?”
魏闲出声,认为绝对跟大夏不夜城没有太大关系。
听到这话,二人有些惊讶,这魏闲居然对这些事情,了若指掌,皇室的情报能力,还真是不得了。
好在的是,这些地契买卖的事情,都被顾锦年严格管控着,所以暂时性没有被他知道。
但仔细想想,知道也是早晚的事情。
索性,杨开出声。
将这商铺的事情,告知了魏闲。
等说完之后,魏闲整个人呆若木鸡。
“一个商铺,卖一千万两白银?”
魏闲傻了。
他再怎么去想,都没有想到,大夏不夜城竟然如此之赚?
这也太恐怖了吧?
“恩,如若魏公公不信,让人去查一查也就知道了。”
“这些东西,做不得假。”
“再者,如若当真是来路不明的银子,老夫敢拿出来用吗?又岂敢拿出来捐赠?不怕陛下降罪?”
杨开出声,这话彻底打消了魏闲所有的疑惑。
是的。
如果当真有问题的银子,还真不敢拿出来,明目张胆拿出来的意义是什么?
找死吗?
还是说嫌自己活的太舒坦了,非要找点刺激?
而且魏闲还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太子为什么拒绝退银?
现在一切都明白了,说通了,也想明白了。
他还真以为太子变性了,没想到是这么一回事啊。
“杂家明白了。”
“两位大人当真是康慨,此事杂家一定会跟陛下说的。”
想明白之后,魏闲无比激动,他恨不得现在就赶往宫内,把这件事情告诉永盛大帝。
可杨开看穿了他的心意,当下拍了拍魏闲的肩膀道。
“魏公公,还是先收捐银再说吧。”
“对了,老夫二人的捐银数量,也可以告诉他们,激起大家多捐一些。”
“这也是侯爷的意思。”
杨开出声,说了一句。
“好,杂家明白。”
“请大人放心。”
虽然不知道杨开是何意,但既然扯到了顾锦年,他就不敢乱来,先去把捐银的事情做完,顺便把这件事情传出去。
显然侯爷需要更多人知道,大夏不夜城有多赚钱。
如此,魏闲离开,连同银票箱子一起带走。
离开之后,魏闲深吸一口气,然后挨家挨户继续募捐银两。
可接下来的募捐,性子就变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