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敢问,诸位乡亲父老!敢于天争否?【求月票】(第 3/4 页)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米饭掺和一些药物,的确美味无比,顾锦年想要欺骗百姓,可他不知道的是,百姓吃了这米饭之后,就再也不想吃其他米饭了。”
“这也是一个隐患。”
侯君开口,道出这件事情。
“周满?”
“他说的话,你信吗?”
李善开口,如此问道。
“我不相信这个人,但这件事情我相信你,否则的话,大夏王朝那里有什么特供皇米?而大金龙米,寻常百姓不能吃,这个事情,相爷应该知道吧?”
侯君出声,他根本不相信周满,但他相信这件事情。
“恩。”
“这倒是实话。”
“那他明日想要做什么?”
李善皱眉道。
此言一出,侯君深吸一口气道。
“周满告诉我了。”
“顾锦年的计划很简单,想要借助这粮食的噱头,拿出普通的稻穗,告知百姓,这稻穗可以生长出皇室特供粮食。”
“这样一来的话,百姓一定会喜悦无比,然后纷纷去种植。”
“想想看,这样一做,若是大旱只持续个两三个月,还真就让顾锦年解决了。”
“可问题是,顾锦年绝对不会想到,这场大旱,至少会持续一年。”
“这一年的时间,什么转嫁不靠水能坚持一年?”
“但不得不说,顾锦年对人心把握实在是厉害,这个计谋当真无解,只要天意配合,但可惜的是,东林郡大火,求雨符全部送到了东林郡去。”
“而且仙门也不愿意继续给新的求雨符,顾锦年手头上即便有一两张,意义也不大,他总不可能给整个江中郡求来一场大雨吧?”
侯君出声,显得无比自信。
“原来是这个计谋。”
“老夫就说,他为何敢夸下海口,原来是这样。”
“的确,对人心把握太厉害了。”
“看来,顾锦年是希望暂时稳定江中郡,然后腾出手去解决其他地方灾情。”
“等其他地方灾情结束之后,再来着手重点解决江中郡,厉害,当真是厉害啊。”
李善感慨不已,认为顾锦年这手段极其厉害。
“确实。”
“此人智慧当真是高,但他不知道的是,陇西郡的情况还好一点,东林郡才是大危机,没有求雨符,谁来了都没用。”
“至于南越郡,只要等到雪水融化,洪灾之下,那才是真正的恐怖,南越郡百姓遭殃不说,两岸下水的百姓,都要遭殃。”
“江中郡,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他想腾出手去解决这些事情,可等他去解决的时候,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灾情。”
“那个时候,江中郡百姓看着庄稼坏死,那么就会彻底爆发,就算顾锦年再一次过来,也压不住百姓的怒火。”
“利用民心,一但失误,便会被百姓反噬。”
侯君神色冰冷,根本不看好顾锦年。
李善一语不发,毕竟未来的事情,他也不清楚。
“那明日看看再说吧。”
最终李善点了点头,而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如此。
一直到了翌日。
辰时。
江中郡府城内。
无数百姓聚集在江中郡中心地带,这里是戏台,因为灾情,戏台也不开班了,十九府百姓全部被官府安排到这里,而四面八方也都是府城内的百姓。
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听闻顾锦年有事与大家说。
听到顾锦年有事找大家,百姓们主动前来,就等着顾锦年了。
辰时五刻。
军中大营内。
顾锦年缓缓从大营中走了出来,他穿着朴素,周围有将士保护着。
李基,顾宁涯等人则站在两旁。
很快,从正大门,顾锦年走进府城内。
“侯爷来了。”
“圣人来了。”
“快让开,侯爷来了。”
“都让开。”
也就在此时,一道道声音响起,不过不是将士们的声音,而是百姓们的声音,他们主动让开。
一路走来,顾锦年看着百姓,时时点头,面色温和,让百姓感到和善。
最终,顾锦年独自一人,走上戏台。
踏上戏台。
四面八方,全部都是百姓,所有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
感受到百姓们的目光。
顾锦年显得平静。
众人安静,也等待着顾锦年发话。
过了半刻钟。
时辰一到,顾锦年出声了。
“诸位乡亲父老。”
“近几日吃的还好吗?”
他露出笑容,询问众人。
一开始,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扇情的话,而是直接询问大家吃的如何。
“吃的好。”
“吃的特别饱,这些年从来没吃过这么饱的饭。”
“侯爷,吃的太好了,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百姓们的声音响起,一个个露出笑容。
得到回答,顾锦年继续开口道。
“那再问问诸位,以后还想不想继续吃?”
顾锦年继续问道。
这话一说,百姓们的回答更加激烈了。
“想啊,肯定想啊。”
“侯爷,要是以后天天能吃到这样的米,我一口菜都不吃了。”
“还能天天吃啊?侯爷,咱们都不敢想这种事情。”
“别说天天吃了,就算是一个月能吃一回,我们也满意了。”
“实话实说,侯爷若不是您康慨的话,咱们这辈子都别想吃这种东西了,以后天天吃?咱们不奢求,也奢求不起。”
百姓们纷纷开口,听到想不想以后天天吃,那肯定是想啊。
别说天天了。
顿顿吃。
不配菜都行。
只不过大家其实心里都明白,现在是抗灾年间,能吃已经是好事了,还想天天吃?
有点不切实际。
得到这些回答,顾锦年很满意。
“诸位。”
顾锦年出声,这一次声音洪亮无比,神色也极其严肃。
“永盛十三年,四月十九,江中郡大旱,所有庄稼一夜之间毁于一旦。”
“朝廷震惊一片,一时之间,满朝文武,无一人敢出策。”
“江中郡万万百姓,他们不是不愿意出策,而是不敢出策,涉及到万万百姓的生命,没有人敢乱说话。”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江中郡大旱,一但没有处理好了,哪怕只是一个地方没处理好了,那么这里将会化作乌有。”
“诸位都将背井离乡,成为其他府城百姓眼中的难民。”
“但顾某知道,没有人想要背井离乡,也没有人想要遭人白眼。”
“更没有人想要饿死。”
“所以顾某来了。”
“顾某之所以能来,一来要感谢陛下,完全相信我,也要感谢满朝文武,给予我最大的支持。”
“而现在,顾某需要各位做一件事情。”
“只要大家做了。”
“顾某可以在这里立下誓言。”
“一!”
“只要各位支持顾某,保证一年之内,解决江中郡粮灾,从今往后,无论是十年,百年,还是千年,万年,江中儿郎再也不怕缺少粮食。”
“二!”
“江中郡乃是大夏王朝最穷一郡,只要各位支持顾某,顾某可以保证,最快一年,最晚三年,江中郡将会成为大夏王朝最富饶的郡府之一,甚至没有之一。”
“三!”
“只要各位支持顾某,顾某可以保证,从今往后,江中郡百姓,人人可以吃上这种好米。”
顾锦年出声,他立下三大誓言。
使得所有百姓一个个沉默不语,这个沉默不是不信任,而是不清楚顾锦年有什么把握。
百姓自然相信顾锦年,可口说无凭,也是实话。
“侯爷,您要我们如何支持您?您直接开口,都别说让咱们变得富饶,只要管一口饭,咱们饿不死,咱们什么都听您的。”
有人出声,大声喊道,支持顾锦年,但也好奇顾锦年要什么支持。
“没错,侯爷一句话,让咱们做什么,咱们都能做。”
“侯爷,只要是咱们老百姓能做的事情,我们一定做,只要您开口。”
“是啊,侯爷,是什么事,您直接说。”
百姓们纷纷开口,他们好奇顾锦年要让他们做什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