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王巍之死,顾锦年怒斩十九府府君!百姓沸腾!【求月票】(第 3/4 页)
这一刻。
顾锦年沉默无声。
很难想象得到。
王巍死之前,会是何等的悲苦,又是何等的绝望。
一个为朝廷为百姓勤勤恳恳,一个高风亮节,一个正直之人,最终被百姓辱骂,最终被逼到自杀。
他的名字,无人知晓。
他的伟大,无人去说。
他的一切,都隐藏在暗中。
可悲。
可叹。
顾锦年闭上眼睛,他内心无比的纠结,也无比的难受,他难以去理解,也无法去理解,王巍之苦。
当初,自己步刑场之时,也无法感悟到那种生死之境,只因他知晓自己不会死。
所以他感受不到王巍心中之苦。
“不要让王巍的死,变得毫无价值。”
“不要让百姓的悲苦,变成自己的悲苦。”
“与其等待迟到的正义,不如化身为正义。”
是啊。
需要正义的时代,更加不幸。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
他彻底进入感悟状态,这件事情,对他的冲击太大太大了。
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也一直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遵守良心。
可王巍之事,让他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惑。
若遵守本心,王巍不该死。
可王巍不死,自己无法解决这件事情,到头来苦的依旧是百姓。
这件事情,到底是谁的错?
是自己的错?
还是王巍的错?
亦或者是那些官员的错?
莫名之间,顾锦年忽然明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两句话的意思了。
为天地众生,立下德行。
为天下苍生,寻出一条生路。
这个生路,不仅仅只是吃饱喝足,更要有知人心,辩善恶的生路。
六叔说的没错。
自己做的也没错。
王巍的选择没有错。
江中郡官员针对自己也没有错。
但他们错就错在,用百姓为棋局,以赤诚之人为棋子,枉顾生命,这就是他们的错。
“王公,待到江中之难结束后,我会为你平冤的。”
这一刻。
顾锦年睁开眸子。
刹那间,他的双眼之中,再也没有了忧虑,再也没有了为难,清澈见底,也明年至极。
不去等待正义。
去成为正义。
即便前方充满着未知,当前行的时候,无畏会成为第一束火苗,照亮前行的路。
到了那一刻,无畏会点燃正义,光芒也会彻底贯穿这天地,生生不息。
而就在此时。
玉辇也缓缓停下来了。
“报。”
“江中郡郡守,周满带江中郡十九府府君大小官员,于郡城门外二十里路迎接大人,郡守周满求见大人。”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顾锦年的声音也随之回应。
“允。”
很快,一阵声音便在外面响起。
“下官江中郡郡守周满,前来觐见天命侯。”
“下官柳平府府君王越,前来觐见天命侯。”
一道道声音自玉辇外响起。
他们早已经等不及了。
按理说顾锦年应当提前两个时辰到,他们算好了时间,发现顾锦年中途拖延就有些问题,所以原本应该是在城门口觐见。
现在走了二十里路,就是想要快点让顾锦年进行选择。
玉辇当中。
顾锦年掀开帘子,直接走了出来。
站在玉辇上。
天色已经有些灰暗,然而有数千将士点燃火把,照亮着周围。
六叔他们则在左边,骑着战马。
一些百姓在自己身后左右,他们一个个望着这些官员,沉默不语。
而前方。
一些老者,穿着官服,面上还带着笑容,看着顾锦年。
这笑容,有说不出的憎恶,也有说不出的令人恶心。
也就在此时,人群当中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请天命侯,圣人大老爷,为我们百姓主持公道啊。”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刹那间,许多百姓跟着纷纷响应,他们跪在地上,情绪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这群百姓原本就打算离开。
只是没想到,看到了顾锦年,在他们看来,顾锦年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唯一的救命稻草。
若能拿回粮食,他们也不愿意背井离乡,现在将所有的希望,全部押注在顾锦年身上,就是希望顾锦年惩治贪官,解救百姓。
但顾锦年知道,第一个说话的人,不是寻常百姓,而是故意带起节奏。
只不过,这些人他已经不在乎了。
“传本侯之令,若有冤情者,推举二十人,于玉辇之前,本侯公开审桉。”
顾锦年出声,他的声音,响彻周围数里,洪亮如钟。
而这数百名官员,却一个个心怀他意。
尤其是周满,更是假意不懂,走到顾锦年面前道。
“侯爷,这是什么情况啊?”
“怎么好端端有如此之多的难民?”
周满假意惊讶,彷佛什么都不知道一般。
然而,顾锦年没有理会周满,静静等待着这些难民推举。
不多时,二十难民被推举而来,有年轻人也有老者,皆是淳朴百姓。
“侯爷,您可要为我们百姓出头啊。”
“江中郡突遇大旱,我等百姓苦不堪言,但至少家中还有一定存粮,却没想到,官府直接强抢余粮,不管我等百姓死活,还请侯爷为我们做主。”
“圣人在上,我家中有存粮十五石,可我家足足有二十七人,看似多,也架不住大旱之年,本带着存粮离开,意图投奔亲戚,却被曾想到被官府衙役发现,竟强行抢去。”
“美曰其名是征收,可却将我存粮倒卖给城中米铺,连装粮之袋都未曾替换,草民全家二十七人,每日只有一半之人才可领到口粮,一次口粮虽说有半斤,可当中沙石参半,根本不够吃,还请圣人为我们做主啊。”
二十人聚集而来,将自己心中之苦,告知顾锦年。
随着众人说完后,顾锦年将目光看向周满,语气冷漠无比。
“周满。”
“是谁给你们的胆子,使得尔等强抢百姓之存粮?”
顾锦年冷声质问。
一听这话,周满尽显‘慌张’,立刻出声道。
“侯爷,此事并非是下官所做,而是有官员献策之计。”
“请侯爷查看。”
周满出声,说话之间,将已经准备就绪的卷宗递给顾锦年,这是赈灾策。
接过赈灾策,顾锦年仔细一阅。
如方敬成所言一般,集中粮食,统一发放。
“这策,写的可以。”
玉辇上,顾锦年澹澹出声,夸赞这篇策论。
此言一出,低着头的周满,神色当中闪过一丝异色,他没想到顾锦年会这样说,按理说不应当是勃然大怒,直接将策论丢在地上的吗?
“侯爷。”
“这策论的确不错,朝廷暂无公文,所以老夫以此策为主,定为救灾策,却没想到这个献策之人,竟然惹来民怨,请侯爷放心,下官一定会好好说教此人。”
周满的声音很大,使得一些百姓都能听见。
而且他用词极其犀利。
是说教。
而不是惩戒。
对于百姓而言,他们原本不需要背井离乡,可现在背井离乡,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心中早就有了怨气。
如今顾锦年来了,他们就希望顾锦年为他们出一口恶气。
这样的话,他们内心才会舒服。
可这个周满,一句说教此人,就给人营造一种,我要包庇他的样子。
一时之间,百姓瞬间怒了。
当然,也存在有人故意挑事。
“侯爷,这个王巍,就是贪官,郡守就是在包庇他。”
“没错,这个王巍,美曰其名是集中粮食,可实际上呢?就是想要从中获得好处。”
“说是说统一,那些世家为何不统一抽走粮食?”
“那些权贵为何能领到大量粮食?不就是官官相护吗?”
“说的对,就是官官相护,还请侯爷为我等苦命百姓伸冤啊。”
一道道声音响起,充满着感染力,希望顾锦年能为他们出头。
能惩治贪官。
很快,恐怖的声音响起,数万百姓你一句我一句,伴随着哭声,怒骂声,更多的百姓更是怒视周满等官员,若不是有大军在周围,他们真敢动手。
“诸位乡亲父老,各位百姓,虽王巍手段激烈,可终究还是为民好啊,他没有什么私心,大家前往不要被骗,有人想要故意挑事。”
“请大家相信朝廷,相信侯爷,也相信老夫,侯爷来了,咱们江中郡就有救了。”
此时,周满大声喊道,在这里装模作样。
原因无他,他现在说的话,有太多好处了,一来可以继续激怒百姓,此时此刻的百姓,已经是站在了受害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不,他们的确是受害者。
周满激怒他们,又在阐述一件事实,毕竟等这件事情调查清楚之后,会发现王巍的的确确就是好官。
那么就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因为他们是支持王巍的。
秋后算账,根本算不到他们头上。
这就是说话的魅力。
一举两得。
“闭嘴。”
然而,顾锦年的声音响起,目光冰冷,望向周满。
一听这话,周满立刻沉默不语。
“强抢百姓余粮,此乃十恶不赦之罪。”
“将王巍给本侯带来。”
顾锦年出声,他望着周满如此说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