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三章:灭佛!国公归!千古名言!再显异象!【求月票啊】(第 3/4 页)

    随着六部尚书,以及宰相李善的到来,养心殿内也逐渐争议起来了。

    人一到来,杨开便直接参了刑部尚书徐平一番。

    关于尸骨之事。

    然而徐平却据理力争起来,认为尸骨归还,是希望两国友好,这些尸骨拿回去并不能做什么,他也不知道八怨神僧是要拿回去立长生牌。

    而且这件事情,他也询问过李善,得到了允许。

    只是关于这件事情,永盛大帝并没有去追究什么,而是直接将灭佛策给他们看。

    待看完之后。

    养心殿内,继续开始争议。

    吏部和户部以及礼部,是完全同意顾锦年的观点,尤其是户部,佛门僧人不交税的事情,他是很痛恨的,吏部对于劳役这件事情也很看重。

    兵部对这件事情保持中立,灭与不灭他都不在乎,但考虑的是,灭佛的后果是什么,到时候是不是又要打仗,而且很有可能是内乱,所以兵部尚书赵益阳在思考。

    至于刑部也很乐意灭佛,毕竟佛门僧人犯事,当地抓人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只不过前面三部都已经主张灭佛,徐平就没有主张,而是选择放弃。

    免得在陛下看来,他们如同结党一般。

    工部也是支持,但如同刑部一般,在工部看来,这些年轻壮丁一个个去当兵,王朝如何建设?

    可李善却给予了不同的回答。

    他倒不是支持佛门,而是认真分析如若灭佛会带来多少麻烦。

    “陛下。”

    “倘若灭佛,扶罗王朝,大金王朝必然会借此机会,抨击我大夏王朝,而且佛门势力,影响极大,若真的灭佛,会酿出大难。”

    “到时候藩王若是出面,很有可能会激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臣认为,灭佛之事,可以暂时放下,先制止佛门扩张,再让礼部严格管控。”

    “此为上策。”

    李善出声,这是他的想法。

    他的话,让六部尚书们都沉默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虽然主张灭佛,但没有完全同意。

    怕就是怕这个。

    听完众人之言。

    永盛大帝稍显沉默。

    他并不是担心这个,他最担心的是,大夏王朝即将要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天灾。

    这个节骨眼,若是真的灭佛,才是真正的麻烦。

    过了良久。

    永盛大帝出声。

    “行了,朕明白了,尔等退下吧。”

    永盛大帝让他们过来,并非是让他们来抉择,只是让他们提供一些意见罢了。

    听到这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没有多语,纷纷离开。

    待众人离开后。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依旧沉默。

    过了半响,他的声音响起。

    “来人,传密令,让镇国公速速回京!”

    他开口,声音冷冽。

    烛火之下,他的面色凝重,而眼神当中却充满着一抹冷意。

    如此。

    转眼之间。

    两日过去。

    清晨。

    丑时未到。

    贡院之外。

    已经聚集大量学子,他们不敢迟到,早些时辰就来到这里,甚至一些读书人,子时不到,便来到贡院之外。

    这是三年一次的科举,没有人敢错过。

    从童试开始,再到科举,他们历经十年。

    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今日这一刻。

    而贡院当中,将士们也在严格把控,等待着读书人进贡院。

    铛。

    寅时。

    随着一道钟声响起。

    这一刻,贡院外,无数学子涌进考场,门口有层层审查,衣服靴子都要仔细检查,就是担心舞弊之事。

    并不是不相信这些读书人,而是怕总有几个人想要来舞弊,一但发生舞弊之事,很有可能会全面彻查,若是惹来的麻烦大,会取消科举成绩,重新开办。

    而有些读书人,若无法解释清楚,将会被连坐。

    所以严格一点,是为自己好也是为别人好。

    足足一个时辰。

    十二个入口,终于所有考生聚集在贡院当中。

    科举之时,还有两个时辰。

    考生们走进贡院,越过玄关处后,便来到大殿外,朝着两旁的圣人与先贤一拜,这是礼制。

    待拜过圣人先贤,这才可以进入内部。

    而此时,顾锦年已在内院当中,等待着这群读书人。

    不止是顾锦年,礼部大大小小所有官员,包括一些大儒都在内院等待着。

    科举之前,身为主考官,要与学子说上几句勤勉之言,减轻考生们的负担。

    大约一炷香后。

    内院当中,满是考生,一眼望去密密麻麻。

    不过顾锦年依旧看到了不少熟人,大夏书院的同窗,王富贵,江叶舟,还有于益以及何斋。

    铛。

    又是一道钟声。

    伴随着这道钟声响起,众读书人齐齐朝着顾锦年等人深深一拜。

    “学生,拜见诸位先生。”

    众学子的声音洪亮,充满着朝气。

    “诸位免礼。”

    此时,杨开之声响起。

    随后看向众考生缓缓道。

    “今日,乃是大夏甲乙年科举,主考官为天命侯顾锦年。”

    “科举期间,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徇私舞弊,不可行怪异之事,如若发现,当众逐出考场,以扰乱考场定罪,六年内不可参与科举。”

    “尔等明否?”

    杨开出声,这样的话,他说过很多次。

    “学生明白,多谢先生。”

    众学生再度开口。

    看到这一幕,杨开点了点头,随后看向顾锦年道。

    “侯爷,您要说几句吗?”

    他开口,如此问道。

    “恩。”

    顾锦年拱了拱手,他的确有些话要说。

    当下,顾锦年朝前走了一步。

    望着众人,众学子也纷纷看向顾锦年,对于顾锦年,他们内心是充满着好奇。

    一年前,顾锦年的名头他们或多或少听过,但都是些不好的事迹,可一年后,顾锦年这三个字,无论是在大夏,还是在东荒境,都是如雷贯耳。

    尤其是儒道一脉。

    顾锦年的名望达到顶尖,唯一欠缺的无非就是年龄罢了。

    此时此刻,他们也很好奇顾锦年会在这个时候说什么。

    王富贵等人望着顾锦年,眼神当中充满着好奇。

    烈阳之下。

    贡院内。

    顾锦年望着众人,随后缓缓出声。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大夏读书人顶天立地当自强!”

    声音响起。

    震耳发聩。

    顾锦年的目光无比坚定,他没有说什么勤勉之语,而是阐述一些道理。

    “日出将来之读书人大夏也,则大夏读书人之责任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读书人!”

    顾锦年开口,他的目光,坚定无比,望着眼前所有考生,他们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之人。

    而今日,顾锦年便用这篇文章,激励他们,鼓舞他们。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顾锦年声音逐渐激昂起来。

    这是少年说,虽被顾锦年修改一二,但不影响本身的感染力。

    大夏之兴衰。

    在于这些读书人,在于这些年轻的读书人。

    他们就如同旭日一般,刚刚升起,光芒万丈,如同河水汇入海洋一般,形成汪洋。

    似潜龙一般,一飞冲天。

    又是幼虎,看似弱小,但虎啸之下,百兽惊恐。

    这一句句话,这一个个成语,说的这些读书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提笔,书写万字文章。

    到最后,哪怕是这些大儒和礼部官员,再听完如此激昂之言后。

    也不由呼吸急促,感到热血啊。

    “诸位。”

    “今日科举,无论成否,本侯赠诸位两句话。”

    将文章说完,顾锦年深吸一口气。

    酝酿着感情。

    当下。

    所有人都竖起耳来,等待着顾锦年的惊世之语。

    “我等读书,十年寒窗,科举之后,高中者,必喜极而泣,落榜者,悲凉沧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仙逆 剑来 诡异降临 异香 知北游 洪荒之青虚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仙府道途 从杀猪开始修仙 我的老婆是空姐 农门悍妻 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九转混沌诀 不聊斋 惟我独仙 帝国第一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