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二十二章:请圣尺,定儒义,以德凝气,怒斥三万读书人!(第 3/4 页)

    圣尺一震。

    下一刻,一道道玄黄光芒从天而坠,如同银河一般,直接落入圣尺之中。

    紧接着,圣尺绽放亿万神光,一道道光芒没入大地当中,意味着上苍认可。

    认可顾锦年定义之境。

    “虽圣尺拥有定义儒道之境的能力,可还是要根据情况而定,世子殿下所言得上苍之意,当真是不可思议啊。”

    京都内,有大儒开口,赞叹顾锦年这番举止。

    “世子殿下并没有因为这些读书人的谩骂,从而乱来,以德凝气,此言妙也,如今当代读书人,一个个急攻心切,只知读书凝气,却忘记了德行二字,今日所为,当真是好。”

    “人若无德,还谈什么修行?更别说成为儒者。”

    “以德凝气,好一个以德凝气。”

    此时此刻,京都内响起一道道声音,有不少大儒赞叹顾锦年这种行为。

    毕竟这很合理,没有任何问题。

    以德凝气。

    只是,就在这一刻,圣尺之中,爆发出一道道光芒,每一道光芒如形成一把缩小版的圣尺,没入这些读书人体内。

    不仅仅是他们,即便是顾锦年,体内也入了一柄圣尺。

    这些光芒,弥漫在京都当中,不仅仅是这些读书人,所有百姓都得到了一把圣尺。

    圣尺入体。

    一切过往之事,瞬间得到映照。

    刹那间,城下所有读书人露出惊愕之色。

    “我的才气为何在消失?顾锦年你使了什么手段?”

    “这是怎么回事?我的才气为何消失这么多了?”

    “我从知圣立言境,怎么好端端跌落到养气境?”

    “这是怎么回事?顾锦年,你又在耍什么手段?”

    他们惊愕,发出质问声,神色慌张无比。

    虽然他们不是大儒,可对于自己的儒道境界还是极其珍惜。

    如今这三万多读书人,绝大部分都被削落了一个境界,只有少部分被削掉了大量才气。

    这如何不让他们惊慌失措?

    而城内,也有一些读书人被削去才气,一个个脸色难看。

    但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

    有些不是读书人,却凝聚一道浩然正气,凝聚体内,散发微弱光芒。

    引来阵阵惊呼。

    才气,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拥有才气,就代表踏入儒道。

    是读书人。

    而京都当中,有不少人平白无故得了才气,连一些女子也得到了。

    引来各种好奇与震惊。

    “尔等住口。”

    只是,在这一刻,一道雄厚的声音响起。

    是杨开的声音。

    他在这一刻,来到北城门口,穿着官服,望着这帮人眼神当中充满着冷意与鄙夷之色。

    杨开乃是礼部尚书,更是当代大儒,他的名望不亚于孙正楠,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开的地位比孙正楠还要高。

    就因为他是礼部尚书,而礼部就是掌管大夏境内所有读书人的机构。

    随着杨开出声,这些读书人不敢继续叫喊了,一个个乖的很。

    “此乃圣尺判德,尔等心中无德,圣尺判定之下,才会削其才气。”

    “一出点事,你们便觉得这是世子殿下所作所为,方才眼睛都瞎了?没看到圣尺也没入了世子殿下体内?”

    “以德凝气,尔等几乎无一人能凝才气,这就证明,尔等无德,今日聚众前来,不是受他人蛊惑,便是心怀不轨。”

    “来人,传老夫之令,将这三万读书人全部囚在城外,记下他们的身份,不得参加三届科举。”

    杨开出声,方才他也被圣尺入体,而且被削掉部分才气,但并不是很多,影响不大。

    可即便如此,杨开没有怪罪顾锦年。

    这是自己的问题,与顾锦年无关。

    但听到这些读书人又在叫唤,指责顾锦年,故此忍不了了,直接登上城口,怒斥万儒。

    听着杨开所言,这些读书人一个个面色惨白。

    本以为即便是顾锦年定义儒道之境,不会影响到他们,却没想到的是,终究还是挨了一刀。

    甚至说京都所有读书人平白无故挨了一刀,好在的是,京都内的读书人,倒也秉持良心,或多或少有些被削才气,可影响不大。

    但这并非是一件坏事,被削的才气,是不应得的才气,有过错但可以改正,往后凝聚浩然正气,这才是根本,未来前途无限。

    当然,杨开之所以出现,还有一个原因,怕顾锦年真正暴怒,又做出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特意上来,为顾锦年出这口气。

    “世子殿下,为天下读书人重新定义儒道之境,此乃无上功德。”

    “从今往后,无德之人,不可踏儒。”

    “无论是对百姓而言,还是对江山社稷而言,世子殿下又立不朽之功。”

    “请受老夫一拜。”

    此时,杨开朝着顾锦年深深一拜。

    这倒不是虚伪,而是发自内心一拜。

    顾锦年没有因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而胡乱定义儒道境界,反而以德凝气,完美符合君子之道。

    光是这般的格局与心胸,便让他不得不敬佩。

    而且他也没有乱说。

    从即日开始,所有没有凝气的读书人,都将要重新修行,他们需要养德。

    有了德,才可凝气。

    这对江山社稷来说是一件好事。

    往后一个人是好是坏,很容易评判而出,就好比大夏京都内,有些寻常百姓都凝聚了浩然正气。

    虽然不多,只是一道,可代表着这个人有德行,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拥有德行,便是君子,这种人必然会被周围百姓敬重,凝聚声望,成为榜样。

    而对于朝廷来说,选拔官员就可以直接通过浩然正气评判,一个官员若没有德行,那么也不堪重任。

    可以节省很多是是非非。

    “杨大人言重。”

    “本世子也只是凭心而言。”

    顾锦年没有得意,也没有沾沾自喜,圣尺入了他体内,其实也削了一小部分的才气。

    他也有一些事情并没有做好,不过这问题不大,毕竟自己不是圣人,了解情况后,顾锦年也会进行更改。

    逐渐朝着圣人学习,这才是儒道。

    人无完人。

    只不过,顾锦年的目光落在城下这帮人身上。

    神色也在这一刻彻底冷下来了。

    “圣尺在此。”

    “本世子今日问尔等三言,不敢回答者,削其才气,沦为废人。”

    “违心者,为无德之人,受圣尺戒罚。”

    顾锦年出声。

    这件事情还没有完。

    他重新定义儒道第一境,不仅仅是因为时机成熟,更主要的是,他要借此机会,给予一定的反击。

    否则的话,让这帮人闹下去,白的也是黑的。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这个道理顾锦年明白。

    故而,他今日就是要问个清楚。

    轰。

    随着顾锦年话音落下,圣尺悬浮于城外,就立在这帮读书人头顶之上,绽放光芒。

    倘若他们拒绝回答,直接削其才气,如若谁敢违心,受圣尺戒罚。

    这一刻,三万多读书人面面相觑,他们有些骑虎难下了。

    本想着人多势众,足矣让顾锦年忌惮,却没想到的是,关键时刻,顾锦年祭出圣尺,一下子让局势彻底改变。

    圣尺代表着圣意,代表着天意。

    无论他们怎么去说,怎么去争,在天意面前,都不堪一击。

    “一问。”

    “尔等是否因心生嫉妒,前来京都?”

    顾锦年开口。

    问题十分尖锐。

    他就是要当众让这帮人丢尽颜面,什么读书人不读书人,不用这般的手段,往后是不是发生点事,就可以随意造谣?

    此言一出,一时之间,众读书人沉默不语,一个个脸色难看。

    但也有人深吸一口气,给予回答。

    “并无嫉妒,只为正义,”

    有声音响起,但数量不多,零零散散,也就一二百。

    “向前步行三十。”

    顾锦年开口,让这些人向前而行。

    当下众人也不啰嗦,直接向前而行,他们心中无愧,也不怕顾锦年记住他们,给他们穿小鞋。

    至于其他人,也默默给予回答。

    “是。”

    “有些嫉妒。”

    “有部分嫉妒。”

    这些回答很多,他们的声音虽然小,可架不住喊得多人。

    百姓们仔细看着,待得到这个回答后,一时之间,骂声如雷。

    “好啊,果然是这样,嫉妒世子殿下,跑到京都鬼叫连天。”

    “这帮畜生东西,还算是读书人吗?”

    “谁生了这种人,祖上当真要气的冒烟。”

    “这还叫做读书人?丢人现眼的玩意。”

    一道道声音响起,百姓们破口大骂,之前他们就觉得有问题,只是不好去参与,拿不出证据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现在有圣尺加持,是不是心怀嫉妒,自己承认。

    承认之后,自然是铺天盖地的骂声。

    “大点声音。”

    北城门上,顾锦年声音如雷。

    刚才不是声音特别大吗?

    怎么现在一个个哑巴了?

    说啊。

    叫啊。

    怎么沉默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蓁蓁美人心 仙逆 剑来 诡异降临 异香 知北游 洪荒之青虚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 我的老婆是空姐 仙府道途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从杀猪开始修仙 帝国第一纨绔 神话之后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道门念经人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不聊斋 农门悍妻 仙子你不对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