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章:征战边境,君臣交心,国公之怒,怒抽百官【求月票】(第 3/4 页)

    尤其是攻城战,所需要的时间就更多了。

    但永盛大帝的想法也很简单。

    赌一把国运。

    大夏王朝国运得到巨大提升,匈奴国国运则无比衰败。

    正常战争的的确确无法夺回十二城,这就好比当年若不是大夏内乱,匈奴国也别想占领十二城一个道理。

    眼下,通过常规战争,寻找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来自于国运。

    就好比两军交战,双方几十万大军马上要开战的时候,突然之间,对方的军师直接死了,或者是传达信息的时候,不小心传达错了。

    发生这种极小概率的事情,这就是突破口。

    永盛大帝赌的就是这个。

    赌对了。

    夺回边境十二城,大夏王朝将真正进入鼎盛时期。

    倘若赌输了。

    本身就是点到为止的战争,交锋两下差不多,有如此恐怖的国运在身,也亏不到什么地方去。

    镇国公略显沉默。

    他在沉思。

    大约一炷香后,镇国公缓缓开口道。

    “老臣认为,还是有些冒险,但,可以一试。”

    “前半年按兵不动,常规作战,有老臣在,边境乱不了。”

    “这半年内若有天赐良机,则可全军出击,直接宣战,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镇国公也很动心,虽然有些冒险,可战争这种事情,本身危险性极高。

    “好。”

    “既然国公有意,那朕也安心了。”

    “早些日子,朕就已经让户部运粮至边境,粮草方面问题不大,等过些日子,朕让兵部着手边境之事。”

    “国公这段时间养精蓄锐,再去整顿军营,万事俱备后,朕为国公送行。”

    他出声道。

    打仗这种事情,也不能操之过急,国家运转需要时间,再加上匈奴国即便要与大夏宣战,两国也必须要进行公文交接。

    匈奴国绝对不敢突袭,一但突袭,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就不能下场了。

    所以时间上还是有一定的充裕。

    而且制定作战方桉,包括人员调动,以及后勤保障,外加上费用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折腾。

    不是说打仗,派兵出发就行。

    甚至一但开战,各地需要调整税收,这是必然的事情,不管国库现在的银子多不多。

    只要开战了。

    各地都要征收战争税。

    到时候还要平息百姓的怨气,总而言之,一大堆事需要处理。

    “一切皆由陛下定夺。”

    “不过,此番出征,快则一二年,慢则四五年。”

    “老臣有三件事情,希望陛下答应。”

    镇国公开口,出征打仗没有任何一点问题,为国效力,为昔日兄弟报仇,无论是那个原因,他都会前往边境。

    可他还有三件事情要做。

    “国公直言。”

    永盛大帝开口。

    “其一,锦年溺水之事,老臣差不多已经查清楚了,如若此番前去征战,老臣必然会将此事解决,有些人必须得偿命,还望陛下见谅。”

    镇国公很澹然,说出第一件事情。

    “准。”

    永盛大帝没有丝毫犹豫,顾锦年落水的事情,他也知道,只是他不清楚这背后是谁在搞鬼,如今镇国公知道是谁了,他完全放权。

    即便牵扯的人再大又如何?

    往小了说,害死顾锦年,逼迫自己与顾家决裂,此人不安好心,得诛。

    往大了说,顾锦年如此才华,如若当时真的死了,对大夏王朝的损失,那就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他无条件支持,诛九族都行,前提是九族不得有自己。

    “其二,老臣此番边境出战,只怕有宵小之辈,会去招惹锦年,锦年这孩子时常意气用事,还望陛下看在老臣在外征战之苦劳,多多提点锦年。”

    这是第二件事情。

    “国公言重,锦年朕也宠溺,如若他当真做错了些事,朕不会计较。”

    永盛大帝点了点头,这一点即便是镇国公不说,他也会做。

    “不。”

    “陛下,只要不涉及到锦年的性命安全,其他的事情,还望陛下旁观即可。”

    “锦年太过刚直,必须要好好敲打一二,仗着老臣,仗着陛下的恩宠,他肆无忌惮,这并非是一件好事,老臣更希望锦年多吃些亏,有陛下在,有老臣在,也能保他个周全。”

    “可有朝一日,锦年终究要一个人面对一切,若按这个性子,只怕过刚易折,请陛下万不可宠溺锦年,有些事情不让锦年吃点亏,无法成长。”

    镇国公开口。

    他反而不希望永盛大帝宠溺顾锦年。

    曾经他宠溺顾锦年,那是因为顾锦年没有什么能力,未来就当个世子,好吃好喝,荣华富贵享一辈子也就没什么。

    可现在顾锦年有天大的才华,他反而后悔曾经的宠溺。

    不经历暴雨,怎能茁壮成长。

    “朕明白。”

    “国公放心。”

    永盛大帝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也清楚,所以直接同意。

    “其三。”

    “此番前去,生死未卜,倘若老臣当真不幸遇难,还望陛下念老臣这一生为大夏忠心耿耿的份上。”

    “请陛下莫听谗言,老臣这一生,行事光明磊落,我这些儿子虽然一个个没什么大出息,但也懂得忠君报国,绝无谋逆叛乱之心。”

    “请陛下明鉴。”

    镇国公说到这里,他直接跪拜下来,朝着永盛大帝深深叩首。

    这是最后一件事情,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这一趟出去,如若只是点到为止,一年两年可能就回来,一切好说,不会出什么大事。

    可如若当真是争夺十二城,那就是真正的厮杀,他不敢保证自己能活着回来。

    战场当中,千军万马,是个人实力无法扭转的。

    生死未卜,一切都是未知数。

    没有人敢说能一定从战场当中活下来,尤其是打到最后,百万雄师厮杀,那是人间炼狱,尸骨如山,镇国公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就能活着回来。

    所以,他做好了死的准备。

    为国而死。

    他无悔。

    也无惧。

    可他唯一担心的就是顾家,是他那几个儿子,还有顾锦年。

    大夏王朝,最大的风言风语,就是顾家会造反。

    是啊。

    想想看,一个武将世家,老爷子是镇国公,国公之首,武将之首,六个儿子,一个个身居高位,都是天大的官。

    现在还生了一个了不起的孙子,能文能武。

    这样的世家,如何不让人敬畏?又如何不让人猜疑?

    镇国公为何早早脱离朝堂?

    就是希望在关键时刻退出,让年轻人来执掌天下,怕功高震主。

    惹来杀身之祸。

    满门抄斩。

    古今往来,这种事情不多,但也绝对不少。

    这一次出征。

    人不在京都,很多事情有心无力,在外征战,即便是听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也不能乱来。

    除非皇帝抄家灭门,不然的话,在外面唯一的事情就是打胜仗。

    其他都不是自己该考虑的。

    万象园内。

    看着跪在地上的镇国公。

    永盛大帝的神色很平静。

    足足良久。

    永盛大帝长长吐出了一口气。

    他望着镇国公,缓缓开口。

    “天下人都觉得顾家功高震主。”

    “可朕从来没有亏待顾家。”

    “镇国公,十年前你从朝堂退出,朕知道你的意思,也明白你的心意。”

    “可你认为朕当真喜悦吗?”

    “不!”

    “朕没有半点喜悦,反而有怒。”

    “国公,你看错朕了,你把朕想的太软弱了。”

    “二十多年前,建德囚禁朕,朕丝毫没有畏惧。”

    “十五年前,朕深陷敌军埋伏,朕也没有任何畏惧。”

    “天下人都说朕打不赢这场仗,可朕打赢了。”

    “国公身上一共有七十九道刀疤,朕身上也有七十道刀疤。”

    “朕从来就没有畏惧过你们顾家。”

    “朕也从来没有畏惧过任何一个世家。”

    “功高震主?”

    “能被臣子震住的皇帝,都是软弱无用的皇帝。”

    “你明白吗?”

    永盛大帝也将自己的心声说出。

    他从头到尾就没有害怕过顾家,也从来不担心顾家会造反。

    因为倘若顾家造反,他有绝对信心,能够平灭顾家。

    所谓的功高震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彼岸之主 剑来 异香 仙逆 武圣! 剑啸灵霄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志怪书 玄鉴仙族 中州录 不朽凡人 谋局 小狐妃,太凶萌 仙父 天行健 洪荒:截教副教主 过河卒 低调在修仙世界 修真门派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