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四章:吾为顾锦年,今日为国立言,扬国威,凝国魂,塑国骨!(第 3/4 页)

    恩。

    顾锦年在逃避。

    和亲之事,他已经帮不了了。

    也无法去帮。

    咕咕咕。

    酒水入喉,微醺袭来,顾锦年靠着树,打算就这样大醉几日。

    等醒来以后,公主也出嫁了。

    那这样的话,一切都跟自己无关了,这件事情就当没有发生过一般。

    如此。

    时间转眼到了翌日。

    顾锦年喝了一夜的酒,他没有逼出酒水,任凭自己醉倒在树下。

    一些学子看到了,不知所措,不明白顾锦年怎么回事。

    昨天才在宴会上,写下千古名词,怎么今日变得这般?

    可有人知道顾锦年为何郁闷。

    所以让众人不要去打扰顾锦年。

    只是今日。

    按理说应当是公主出嫁之日。

    马车已经备好,就连公主都坐上了马车。

    但一件事情,再一次引起大夏朝野不满。

    匈奴国要求,必须要换一位真正的公主,不愿意迎娶一位臣子之女,他们认为这是不尊重匈奴国。

    态度极其强硬。

    礼部得知,第一时间反驳,认为大夏册封的公主,她就是公主。

    可匈奴国态度也很强硬。

    本来这种事情,都不用传到永盛大帝耳中。

    只是午时,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送来书信,呈交给了礼部尚书杨开。

    书信当中的内容很简单。

    两大王朝也十分关心此次和亲,认为匈奴国与大夏若和亲,也算是建立世交,两国友好,以后东荒太平,是一件美谈。

    可大夏王朝,随便册封一名公主,实在是有些不妥,影响两国友好。

    而且有辱礼仪之邦这个美称。

    这两份书信表达的态度就是一个。

    大夏王朝这次做的有些不仁义。

    他们支持匈奴国。

    不仅仅是这两封书信这么简单,边境也传来最新消息,匈奴国已经在整顿兵马,似乎做好开战的准备。

    国运二次被削。

    匈奴上下不满,匈奴王也极其不满,不过匈奴王也传来书信。

    倘若迎娶一位真正的公主,可平息民怨,两国依旧保持友好。

    但如若不是一位真正的公主,民怨无法平息,发生一切后果,由大夏王朝承担。

    这就是匈奴国的态度。

    一瞬间,两大王朝外加上匈奴国的态度,让大夏朝廷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件事情了。

    六部尚书,文武百官为这件事情,吵了整整一天。

    礼部等文臣认为,此事也不是不行,可以再让匈奴多加点聘礼。

    武将等武官,却认为这样做,会激起民怨,册封的公主看不上,一定要一位真正的公主,若是答应的话,百姓也不答应。

    永盛大帝也一直保持沉默。

    答应,或者不答应,都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答复。

    可朝廷的事情,再一次又不知道被谁泄露出去,以致于民间百姓都知道了匈奴国的要求。

    一时之间,民怨四起,本来就看不爽匈奴人,现在居然要娶一位真正的公主。

    百姓自然不干。

    一时之间,矛盾瞬间尖锐。

    但要说最开心的还是江家千金,毕竟她很有可能不远嫁了。

    只不过无非是可怜另外一个女子,不,应该是另外一位公主。

    可这件事情还没有彻底惹怒永盛大帝。

    是又过一日。

    匈奴王亲自派人送来书信,更改之前所言,迎娶昭月公主,同时匈奴王迎娶一位真正的公主。

    一口气娶两个公主。

    书信到来。

    永盛大帝雷霆大怒。

    在养心殿内,大发雷霆。

    嘭。

    “这是要做什么?”

    “当真欺朕大夏无人?”

    “两位公主?匈奴人还真敢开这个口?”

    永盛大帝怒吼着。

    一个公主,并非是求和,而是双方过度二十年,册封一个公主,是没办法的事情。

    两个公主?那就是真正的骑脸了。

    马上的帝王。

    怎可能答应?

    “陛下。”

    “臣认为,匈奴国虽有些傲慢无礼,可大夏之外,已经有无数流言蜚语。”

    “双方和亲,削其国运,又以册封公主出嫁,大金王朝,扶罗王朝,天下各大国家都在谈论此事,认为我大夏无礼。”

    “还请陛下三思。”

    “此事,扶罗王朝,大金王朝已经开始插手,匈奴国被削两次国运,随时可能开战。”

    “倘若开战,两大王朝便有机会,插手此事,到时候我大夏便是有理也说不清啊。”

    杨开出声。

    这世间上只有讲道理和不讲道理的国家,想要成为不讲道理的国家,那就必须是第一。

    大夏王朝明显不是第一,所以必须要讲道理。

    信誉对国家来说极其重要。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占据道理,否则的话,寸步难行,容易遭到群攻。

    他也是没有办法。

    不然的话,也不会如此开口。

    “插手?”

    “那就让他们插手。”

    “朕倒要看看,为了一个区区匈奴,他们敢怎么插手。”

    永盛大帝也是憋着一肚子的怒气。

    说话凶狠。

    “陛下三思啊。”

    “陛下,此事万不可这般去想,两大王朝若插手,援助匈奴国,边境一但开战,极将面临失守之情。”

    “请陛下定要三思。”

    所有文官儒臣齐齐开口,这话不能乱说,真打起来了,两大王朝援助匈奴。

    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援助,大夏王朝拿什么打?

    原本预计死十万人,随着两大王朝的加入,可能大夏要死几十万将士。

    甚至还不止。

    万一真输了,少一寸山河,都是莫大的耻辱。

    “你们这些文官,就是没种,陛下,开战吧。”

    “没错,开战吧。”

    “臣等愿意战场冲锋。”

    武将们纷纷开口,他们无惧,主动请缨。

    “你们闭嘴。”

    “当真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联手援助,你们有自信平灭匈奴?”

    “少在这里煽风点火,现在是什么情况尔等难道不知吗?”

    杨开指着这帮武将,大声怒斥。

    他是理性派。

    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节骨眼,绝对不能打起来。

    此言一出,这帮武将皱着眉头,想要说什么,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毕竟他们说的没错。

    一对一,肯定不怕。

    可一对三,这就不是怕不怕了,而是送死不送死的问题。

    的确没必要。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沉默。

    他心中有怒火。

    可他更加知道的是,杨开说的没错,这帮臣子说的没有错。

    “此事再议。”

    “既然良辰吉日已经错过。”

    “让他们等等。”

    最终,永盛大帝开口,他没有答应,可却没有了拒绝。

    如此。

    这群文官长长吐了口气。

    翌日。

    大夏书院当中。

    后山上。

    顾锦年逐渐醒来。

    他醉了两三天。

    选择性逃避。

    可当醒来后,一道身影出现在他面前。

    是苏文景的身影。

    “文景先生?”

    看着眼前的苏文景,顾锦年稍稍起身,作礼喊了一声。

    “无妨。”

    苏文景负手而立,微微笑道。

    “先生有事?”

    顾锦年好奇问道。

    “没什么事。”

    “只是听闻世子殿下在后山饮酒独醉,过来看一看。”

    苏文景面色温和道。

    此言一出,顾锦年不由略显沉默。

    只是过了一会后,顾锦年开口,有些好奇道。

    “先生,敢问公主是否已经出嫁?”

    顾锦年如此问道。

    “还没。”

    “匈奴国认为册封公主不算,要再加一位真正的公主,嫁给匈奴王。”

    苏文景平静回答。

    可此言一出,顾锦年却不由皱眉。

    “再加一位?”

    “凭什么?”

    顾锦年有些恼火,本以为公主已经出嫁了,可没想到事情有了变化,但并不是往好的地方变化,反而是更差的变化。

    “凭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联手援助匈奴国。”

    “凭你再削匈奴国运,边境已经剑张拔弩,随时开战。”

    “凭大夏王朝无法以一己之力,打败三位敌人。”

    “够吗?”

    苏文景出声,面色依旧温和,道出原因。

    这三个理由。

    的确够。

    甚至说,随便一条都行。

    沉默。

    还是沉默。

    顾锦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就是很烦躁。

    很郁闷。

    有一口气,憋在心里。

    出不去。

    道不明。

    也说不清。

    似乎是感受到顾锦年心中的郁闷与烦躁。

    苏文景继续开口。

    “锦年。”

    “在这个世上,一定要懂得规矩。”

    “不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守规矩的,和定规矩的。”

    “你守着规矩没有错,可如果你当真不平,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

    苏文景出声,他这次来,就是为了解开顾锦年心中的结郁。

    不然的话,这件事情会成为顾锦年心中的一根刺。

    将来会出大事。

    大世之争来了,顾锦年面临的不仅仅是同辈天骄,还有许多老一辈的天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恐怖。

    如果顾锦年现在出了问题,以后就更难了。

    “还有一种?”

    “请先生赐教。”

    顾锦年有些惊讶,看向苏文景。

    “打破规矩。”

    苏文景神色变得坚定。

    他望着顾锦年。

    声音震耳发聩。

    “老夫知道,你不满和亲。”

    “为心中之义,可规矩就是规矩,所有人都改变不了,六部尚书,当朝宰相,甚至是你舅舅,也要守着这个规矩。”

    “可有些人,他们生来就是打破规矩的人。”

    “锦年。”

    “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你是老夫见过最特别的人。”

    “老夫相信,你有办法打破这个规矩的。”

    “不要站在常人所站的位置,你要站在不同常人所站的位置,去思考问题,去想解决之法。”

    “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礼部已经开始草拟公文。”

    “陛下虽然没有答应,可基本上也是妥协。”

    “最快三日,最迟七日。”

    “锦年,你好好想清楚。”

    “老夫给你备了一车酒,倘若你无法想出,就大醉七天七夜。”

    “醒来后,一切无事发生,这件事情不怪你。”

    “不过你要铭记,永远不要忘记,用这件事情来鞭策自己。”

    苏文景认真开口。

    说完这些话后,他转身离开。

    没有多说一句话了。

    而这里的确运来了一车的美酒。

    进,打破规则。

    退,大醉七天。

    以此为鞭,日日夜夜记住,使其成长,而不能荒废自我。

    这就是苏文景想表达的意思。

    此时此刻。

    顾锦年无言。

    他依旧靠在大树下,不知该说什么。

    打破规矩。

    如何打破?

    和亲之事。

    本身就没有任何问题,站在国家角度上,这就是没有错的事情,一意孤行,拒绝和亲,先不说其他,自己拿不出道理来。

    谁会搭理自己?

    自己舅舅疼自己,可自己舅舅是皇帝,一个皇帝最希望的是国家太平,最希望的是百姓安康,国家稳定。

    而不是为了自己外甥的一句话,置百姓于水火不顾。

    此题.......无解。

    顾锦年没有去思考问题,而是端起一坛酒,再一次喝下去了。

    又是一日后。

    悬灯司,镇府司,齐齐出手,压制京都内一切乱语。

    两日后。

    永盛大帝没有任何回答。

    但礼部已经开始着手挑选公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彼岸之主 剑来 异香 仙逆 武圣! 大夏文圣 志怪书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中州录 不朽凡人 谋局 小狐妃,太凶萌 仙父 剑啸灵霄 过河卒 低调在修仙世界 天行健 洪荒:截教副教主 最强兵王混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