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八章:江中郡难,朝廷赈灾,官员贪墨,嫌命长了?(第 2/4 页)

    倒霉的是谁?

    老百姓呗。

    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一万万又三千八百万石粮食,在顾锦年眼中,有一半他都谢天谢地。

    “如若当真发生这种事情,只怕不少人的脑袋会掉啊。”

    顾宁涯咽了口唾沫,他身为悬灯司指挥使,见多了贪官污吏,顾锦年的担忧,根本不是空想,可能性很大,不,是非常大。

    “掉脑袋?”

    “六叔,你信不信,靠京都近一点的还好说,远一点的官员,直接用沙子充装粮食,然后向上谎报,中途遇到麻烦,粮食损失了,或者是遇到匪宼,抢走粮食。”

    顾锦年冷笑一声。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可不是空谈的。

    “他娘的,这般狗东西。”

    “我现在就去写一份奏折,让陛下把这帮人的脑袋统统砍掉。”

    “不,不砍掉,抓去悬灯司,我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顾宁涯出声辱骂,气的牙痒痒。

    “没用。”

    “杀了他们,解决不了事情。”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

    “叔,这事你得要出手。”

    顾锦年摇了摇头,这些贪官污吏死不死,他懒得去管,眼下必须要凑齐粮食,其他的事情,等赈灾结束后,慢慢算账。

    “你说,叔听着。”

    顾宁涯好奇,顾锦年会用什么法子解决这个隐患。

    “立刻让户部,通知各地,运输粮草。”

    “然后抓一批人,杀鸡儆猴。”

    “你让你的人,去各地粮仓检查,不过给他们透露消息,说直接点,去了以后,这般官员肯定怕,所以让你的人,收贿,人家给多少,咱们收多少。”

    “收到的银子,全部上缴,一半留给悬灯司当做经费,一半给朝廷,补充国库。”

    “再让你手下的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故意拖延时间,让他们赶紧去买粮填补,能买多少买多少,这般官员即便是再怎么贪也知道命更重要。”

    “这样至少粮食能送过来。”

    顾锦年开口,他不在乎这些是是非非,只在乎一点,把粮食运过来,一切好说,回头清算,家产充公,罢官贬职,发配边疆,只要没有做太恶劣的事情,保住全家老小的命还是可以的。

    至少亡羊补牢。

    “这个主意好啊。”

    “这招当真是妙,你说咱们都只有一个脑袋,为什么你就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好。”

    “这事交给六叔,六叔来处理。”

    顾宁涯眼中露出亮光,顾锦年这个计划是真的好。

    假装通风报信,其实就是用另一种方法让这些官员去争取一下。

    毕竟朝廷的人来了,他们就是死路一条,律法摆在那里,而且朝廷不能下旨说什么,如果补充回来,就小惩大戒。

    一但如此的话,就会引起不良之风,到时候官员人人都去卖粮,反正真遇到了危机,大不了就买回来,还不会死。

    犯罪成本变低,那犯罪率就变高。

    而且这种东西,只适合在特大灾情上面,如果是普通灾情,比如说仅仅只是陇西郡一个地方受灾,那根本不会给任何一点机会。

    该杀就杀。

    唯独这种特大灾情,实在是情况特殊,偷偷玩一手。

    说直接点,进退都被顾锦年拿捏者,要生要死,也都是顾锦年一句话。

    这才是政治手段,解决事情,留有余力。

    “陇西郡之难,难于后勤,若真能运输一千万石粮食,可稳定局势,其所有成本控制在五千万石粮食内都行。”

    顾锦年出声,自己有真龙稻穗,即便是耗空大夏官仓存粮,他都不怕。

    给自己两年时间,保证官仓存粮盈满,甚至还要多扩建点粮仓。

    “如若悬灯司提前通风报信,想来问题不难,陇西郡之难,也算是能定住了。”

    顾宁涯出声,道出自己的想法。

    “恩,陇西郡终究还是天灾问题,众志成城,八方来助,粮草稳定,自然能游刃有余,太子借助这等机会,也可稳固储君。”

    顾锦年出声,也是如此认为的。

    不过提到储君之位,顾宁涯的神色不由微微一变。

    “锦年,你是已经选择了太子吗?”

    他看向顾锦年。

    储君二字,别人提无所谓,但顾家提的话,多多少少有些其他成分在当中啊。

    毕竟顾家体量太大,尤其是顾锦年,整个顾家在陛下的眼中,肯定不如顾锦年,自然而然,顾家现在可以抉择出皇帝。

    “顺其自然。”

    “太子仁厚治国,这是一件好事,大夏王朝历经开国之战,又遭遇种种战乱,的确是需要一位仁君治国,使国家修身养性。”

    “但天命之争浮现,也需要去斗争,秦王也不错,只不过长幼之分,是自古的道理,侄儿无意牵扯储君之争,到时候让他们自行处理。”

    “陛下若是选择太子,侄儿就安心辅左太子,如若陛下选择秦王,侄儿也会安心辅左秦王,仅此而已。”

    顾锦年出声,表达了自己对储君的想法。

    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各自都有各自的优势,只不过长幼的问题,终究是天下人认可之言。

    说到底还是两个人都有优势,但太子的优势要大一点。

    当然,若是太子真做了一些错事,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顾锦年也不会支持太子。

    玉辇内。

    顾锦年算是听明白了。

    只要太子不犯错,那太子登基就没太大问题了。

    “可若是陛下非要问你呢?”

    “锦年,秦王跟咱们顾家关系很好,小时候一直跟着老爷子,老爷子也说过,秦王算他半个孙子。”

    “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顾宁涯继续出声问道。

    一时之间,玉辇内气氛有些凝重了。

    秦王的确与顾家关系很好,从平日里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秦王是真把顾锦年当做亲兄弟,这情谊摆在这里,要说没有一点影响是不可能的。

    毕竟顾宁涯其实就是比较偏向秦王的。

    “到时候再说吧。”

    “还是继续聊回灾情。”

    顾锦年不想谈论这个话题,至少永盛大帝现在还活着,老当益壮,十年内只怕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何必纠结未来的事情?

    “恩。”

    顾宁涯也没有继续谈论这个敏感话题,而是继续开口道。

    “户部来信,保留大夏基本开销之外,多余的银两,可购买五千万石粮食。”

    “考虑到大规模购买粮食,会引起粮价增长,故而选择一个月购买一千万石粮食,这个可否?”

    顾宁涯询问。

    “可以,再让户部配合兵部刑部,告知大夏百姓,可以不卖粮,但决不允许随意涨价,粮价增长波动,只要在合理范围内一切好说,若有人胆敢借此机会,发国难财者,一律杀无赦。”

    顾锦年点了点头,同意户部的要求,一口气买五千万石粮食,肯定会惹来巨大的市场波动,一个月一千万石,算是比较平稳。

    再由户部,兵部,刑部,三大部门联手打压粮价增长,也算是稳定民心,不然真的飞涨起来,可能灾区不乱,大夏内部就先乱了。

    “好。”

    顾宁涯点了点头,记录下来,到时候要统一送回京都。

    不过,就在此事,一道声音从玉辇旁响起。

    “侯爷。”

    “指挥使大人。”

    “后方骑兵来报,太孙来了,要来找侯爷。”

    “是否相见?”

    随着侍从的声音响起,玉辇当中,顾宁涯和顾锦年皆然不由露出好奇之色。

    尤其是顾宁涯,更是喃喃自语道。

    “这个小混蛋怎么来了?”

    不过话音说出,顾宁涯马上闭嘴。

    李基是太孙,骂他小混蛋,不就是骂太子大混蛋,皇帝老混蛋吗?

    万幸这些都是自己人,否则的话,这话要是传了出去,铁定挨一顿狠抽。

    “让他来。”

    顾锦年出声,虽然不知道李基为什么能来,但顾锦年没有阻止。

    如此,半刻钟后,玉辇停了下来,很快满脸堆笑的李基走了进来。

    “锦年叔。”

    “宁涯叔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洪荒之青虚 长生 我师叔是林正英 逐道长青 诡异降临 仙宫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聊斋大圣人 小狐妃,太凶萌 一渣到底[快穿] 大夏文圣 蛆蝇尸海剑 纯阳 穿越封神我成了纣王 仙人消失之后 在九叔世界修仙 洪荒之圣道煌煌 剑来 洪荒之立教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