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求月票】(第 2/4 页)
客栈院内种满了菊花,看起来有些悦目,萧萧西风吹来,吹皱了自己的衣袖。
“世子殿下。”
“见过世子殿下。”
当看到顾锦年走出,门外的侍卫们纷纷开口,恭恭敬敬的朝着顾锦年一拜。
顾锦年点了点头,算作是回礼。
西风瑟瑟,吹拂而来,顾锦年静静观赏着这些菊花。
大约又是半个时辰。
刑部的人走来,通知顾锦年时辰已到,要出发了。
这大概是刑部最温柔的传唤犯人,两个刑部官差十分客气,说话都不敢特别大声。
“好。”
顾锦年澹澹开口。
两人不敢多语,只要顾锦年配合就好。
大约两刻钟后。
顾锦年深吸了一口气。
随着刑部一同离开。
客栈外。
早已经站满了百姓。
顾锦年所做的事情,也传遍了整个江陵郡,光是白鹭府的百姓,就早早的起床,今日为顾锦年送行。
周围一些府城的百姓,听闻此事后,也缓缓赶来。
徐进与王鹏二人站在客栈门口,等待着顾锦年。
随着顾锦年出现后,徐进与王鹏立刻上前询问顾锦年的情况如何。
得到回答后,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这段时间,他们是亲眼见证顾锦年是如何为百姓做事的,顾锦年所作所为,也深深感动到了他们二人。
虽然朝廷已经颁布圣旨,让山魁军回归,二十万大军回去了,但两人带着自己的亲信和精锐,留了下来,就是为了送顾锦年离开白鹭府。
刑部的囚车出现在客栈门外。
这看起来十分的刺眼,但也代表着国法二字。
顾锦年做对了。
但也做错了。
对的事情,可以嘉奖,但错的事情,也要惩罚。
众人明白这个道理,但百姓们却不理解。
当顾锦年出现后,诸多百姓哭着,他们认为顾锦年是个好人,是个好官,为百姓出头,可为什么要遭到这般的下场?
“世子殿下。”
“等出了城,再入囚车吧。”
刑部的人走来,在顾锦年耳边如此说道。
按照律法来说,顾锦年是要被押送回京的,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先不说顾锦年的叔叔,乃是刑部左侍郎,仅凭顾锦年在白鹭府所做的事情,就值得法外开恩。
当然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无妨。”
“按规矩来。”
顾锦年摇了摇头,既然都要被押送入京,没必要在这种小节上犯错。
只不过,当顾锦年走上囚车之前,他缓缓止步,而后转身。
“有纸笔吗?”
顾锦年出声,询问这位刑部主事。
“纸笔?”
后者听到此言,不由微微一愣。
但立刻为顾锦年取来纸笔,他明白顾锦年要作诗了。
纸笔出现。
周围百姓也不由好奇看着,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投来了目光。
即便是这些将士们,也深感好奇。
都知道顾锦年才华横溢,号称诗坛天骄,今日遭遇如此之事,或许当真有感悟,写下千古诗词。
纸笔送来。
顾锦年望着一眼无法到尽头的百姓,而后缓缓出声。
“各位百姓。”
“顾某要走了。”
“多谢各位相送。”
“只是,此番离去,白鹭府之事,顾某永不忘记,今日题诗,铭记此事,烙在心中。”
顾锦年出声,他告知百姓。
同时也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白鹭府发生的事情,做一个总结。
提笔之下。
顾锦年挥洒笔墨,而后缓缓落字。
【飒飒西风满院栽,芯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题菊花。
乃是黄巢所作,对比另外一首诗词来说,这首诗词平和了一些。
菊花为百姓。
并非孤独,但永远是在寒冷的冬天绽放。
受尽苦寒。
若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司春之神,他要让菊花与桃花一般,在同一时刻绽放。
让百姓脱离苦寒。
诗词着下。
刹那间,所有人沉默了。
都知道顾锦年乃是诗中大才,却没想到顾锦年当真是妙语连连,随手一提,便能作出这般的诗词。
一些读书人,反复咀嚼着这首诗,逐渐明悟,而后深感敬佩。
这首诗,不仅仅写下百姓之苦,更是写出顾锦年心中的大义。
也是一种立誓。
这样的事情,他不想在发生了,所以当他得权时,他会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世子大才。”
有老儒开口,恭恭敬敬朝着顾锦年一拜。
而就在这一刻,纸张飘动,绽放出一缕缕温暖,驱逐一切寒冷。
萧萧西风,也在这一刻停下。
金阳映照,洒落无尽的温暖,一时之间,整个白鹭府化作人间极境一般,春暖花开。
一道身影出现,显得光芒璀璨,这是司春之神,带着春日前来。
一朵朵桃花绽放,伴随在菊花旁。
阵阵的欢声笑语之声,也在这一刻响起,是那些孩童的笑声,他们如同桃花一般,在这一刻绽放。
这如同神迹一般。
看呆了百姓,也看呆了世人。
这是千古诗词。
恐怖的才气,涌入顾锦年体内,文府当中,再出现一颗星辰。
诗词作完。
顾锦年走进囚车当中,他盘腿坐下,再也没有说一句话了。
这首诗写出了他心中的志向,也写出了他想表达的一切。
百姓如菊,自苦寒而生。
若我为帝,与桃花同绽。
这就是顾锦年想说的一切,千言万语,皆在这首诗中。
“回京。”
很快,随着刑部的声音响起。
囚车行驶。
周围百姓望着这一幕,也纷纷下跪一拜。
顾锦年为民伸冤,最终沦为阶下囚,这如何不让百姓们愧疚?又如何赢不得这一跪拜?
昨日,白鹭府哭声一片。
是因人间悲剧而哭。
今日,白鹭府又是哭声一片。
但却是因顾锦年而哭。
百姓们自发送行。
两旁街道上,站满了人。
他们目送顾锦年离开。
同时,他们心里也清楚,顾锦年这次回去,只怕是凶多吉少。
囚车缓缓行驶。
在不远处,瑶池仙子,云柔仙子,苏怀玉,还有王富贵等人全部站在城门口等待顾锦年。
他们随顾锦年一同回京,不过王富贵等人还需要休养一段时间,需要早点到京都去。
现在只是送顾锦年一程。
顾锦年的五叔,六叔也在城口等待着。
待囚车抵达城口。
六叔的身影已经走来。
“锦年,我跟你五叔待在这里,回京之后,什么都不要管,老爷子会处理好一切。”
顾宁涯开口,只是一句话,让顾锦年安心。
“锦年,没有给咱们顾家丢人。”
“安心回去,这里的事情,五叔会处理妥当。”
顾冷开口,伸手进囚车之中,拍了拍顾锦年的肩膀,让他安心。
“恩。”
囚车内,顾锦年朝着二人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瑶池仙子等人,给予微笑。
几人也露出笑容,回应了顾锦年。
也就在此时。
不远处,一些百姓聚集而来,为首是一名老妪,她杵着拐杖,手中握着一件衣服,来到顾锦年囚车面前出声。
“世子殿下。”
“这件衣服,是我们用孩子们的衣服碎角给您缝制出来的。”
“今日之恩,我们无以为报,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世子之恩啊。”
老妪开口,说到后面,被人搀扶着跪了下来,许多百姓都跪在囚车面前。
为首的刑部主事,看到这一幕后,立刻下了马车,赶紧搀扶起这些百姓,随后将这件百纳衣接过,眼神当中满是震撼与敬佩。
把孩子们生前穿过的衣服一角剪下来,缝制成一件新的衣服。
虽然这件衣服极其寻常,可意义太大了。
囚车内。
顾锦年起身,他朝着众人一拜。
而百纳衣,也被顾锦年接过。
简简单单的一件衣服,却沉重如山,六千多块碎角,缝制成一件的衣服,寓意太大了。
如此。
囚车继续前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