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六章:百官参奏,国公入朝,老将之威,雷霆万钧(第 2/4 页)

    待检查完毕后,声音这才从正殿中响起。

    “百官入朝。”

    随着太监之声响起,百官依次站好,朝着正殿走去。

    再临大殿,众人皆有心事一般,沉默不语。

    而此时。

    殿上。

    永盛大帝早已经坐在龙椅当中,望着百官,一语不发。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经典开场白之后。

    永盛大帝挥了挥手,喊了一声平身之后。

    众人这才缓缓起身。

    只是,还不等永盛大帝开口,一道声音不由响起。

    “臣,李正平,有事参奏。”

    这是一位儒臣。

    按照朝会的规矩,前半段肯定是家国大事,儒臣一般前半段时间都不会说话,甚至整个朝会都不会说什么。

    但今日,显得格外异常,上来就是有事参奏,意味着百官的的确确憋了几日。

    “何事?”

    永盛大帝反倒是很平静,直接询问道。

    “臣,今日参大夏镇国公之孙,顾锦年。”

    “四日前,江宁郡粮灾爆发,米商之价,惊为天人,京都百姓学子,因此愤怒,故而又得知陛下亲言,江宁郡之事,与顾锦年有极大关系,从而学子聚集,前往大夏书院,欲找顾锦年讨要说法。”

    “然,顾锦年此子,嚣张跋扈,气焰冲天,不仅不做任何解释,反倒诛杀三十二位读书人,使其命丧黄泉。”

    “更是假传圣旨,囚禁三千四百二十五位读书人入牢狱之中。”

    “陛下,大夏以儒治国,仁义当先,立国至今,从未发生过这般骇人听闻之事。”

    “此等做法,是将儒道踩在脚下,不敬天意,更枉顾圣恩,恳请陛下,严罚顾锦年,释放三千书生。”

    李正平开口。

    他义正言辞,将顾锦年直接怒斥一顿。

    而随着他开口。

    当下,又有人站了出来。

    “臣,有本启奏。”

    声音响起。

    永盛大帝依旧准奏。

    “陛下,京都民怨四起,只因顾锦年杀儒囚文,甚至民间传闻,上月之景,白虹贯日,预兆大夏王朝有大奸之臣。”

    “如今百姓认为,顾锦年便是这大奸之臣,他所做之事,更是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此等行径,就是在毁大夏之根基,灭文人之志。”

    “仅因为讨个说法,就杀儒囚文,若是以后顾锦年当真犯下滔天大错,难不成还不可以指责一二?”

    他激昂无比,甚至将话题牵扯到之前的白虹贯日上。

    随着他开口,百官都很安静。

    等待着永盛大帝回答。

    “诸位爱卿,还有本参吗?”

    “既然要说,就一并说了吧。”

    永盛大帝出声。

    他没有任何一丝怒气,但也没有任何一丝喜色,平静到令人根本看不穿。

    虽然看不懂永盛大帝到底在想什么,但这并不影响百官的上奏。

    “臣,刑部尚书右侍郎有事启奏。”

    “顾锦年,假传圣旨,杀儒囚文,视刑部为何物?视律法为何物?仗着国公之名,想杀就杀,想囚便囚。”

    “如此一来,这大夏王朝是他们顾家的吗?陛下,顾锦年此等行为,已经动摇国本,若不严罚处置,大夏岌岌可危啊。”

    刑部右侍郎出面开口,抨击的更加夸张,甚至都用上了动摇国本来形容。

    足以证明,这几天百官憋了一口什么恶气。

    “陛下,臣也有事参奏。”

    “臣不知道顾锦年献了什么策略,可三四日过去,江宁郡洪灾愈演愈烈,百姓苦不堪言,难民堆积如云,每日送京奏折,皆是惨报,数以千计的百姓一日日逝去,臣倍感心痛。”

    “顾锦年与江宁府商人有无勾结,臣不知道,但臣认为,他的策略计谋,存在问题,既不定江宁郡之难,又决不了粮灾之祸,如今只因他人质疑一二,便做出如此天人共愤之事,请陛下严惩。”

    户部右侍郎也跟着开口。

    “顾锦年所作所为,不允礼法,不顾儒意,不尊圣上,不敬天意,此乃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人,为礼法所不容,还请陛下降罪顾锦年,以示效尤。”

    礼部右侍郎也站出来了。

    儒臣,刑部,户部,礼部,全部开口。

    外加上其余人也跟着七嘴八舌说起来,除了兵部以及一些武将之外,基本上文官集团全部出面了。

    “陛下,臣认为,顾锦年实属纨绔,不过也没有诸位大臣所言这般,请陛下酌情考虑,念国公为我大夏王朝立下赫赫功劳,小惩大诫即可。”

    最终,有武官出面,为顾锦年开口说话。

    只是这开口说话,并不是在帮顾锦年,反倒是在害顾锦年。

    小惩大诫是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说,顾锦年是真的有错,必须要罚,但国公的面子也不能不给,意思意思就好。

    毕竟文官集团心里也清楚的很,想要靠这件事情扳倒镇国公?

    想什么东西呢?

    看着满朝文武你一句我一句。

    永盛大帝依旧不说话,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陛下,臣等恳请陛下,严罚顾锦年。”

    此时,七成官员齐齐开口,异口同声。

    除了六部尚书,以及宰相李善等几人之外,基本上态度是一致的。

    可就在此时。

    又是一道声音在外响起。

    “启奏陛下,镇国公,临阳侯殿外求见。”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满朝陡然安静下来了。

    他们猜得到,镇国公会来,只是当镇国公真的来了后,莫名之间,心头还是有些畏惧。

    毕竟镇国公可不是一般人啊。

    国公之首。

    是真正的大人物。

    当今除了宰相之外,无人可与他撄锋。

    “传。”

    永盛大帝直接开口。

    下一刻。

    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进大殿当中。

    镇国公杵着龙头拐杖,这是先帝钦赐,他手握拐杖,龙行虎步,来到大殿当中。

    至于临阳侯,虽是王侯,可站在镇国公后面,气势明显被压制,反倒显得一般。

    “老臣顾元,参见陛下。”

    走上朝中。

    镇国公朝着永盛大帝一拜。

    而永盛大帝也立刻起身,望着镇国公道。

    “来人,给国公赐座。”

    他出声。

    朝堂赐座,这是无上荣耀。

    “陛下,无须如此。”

    “老臣身子骨还健朗,无须赐座,不然免得有人又要说老臣倚老卖老。”

    镇国公开口,一番话说的文武百官沉默。

    “好。”

    “镇国公这般,朕很欣慰,朕每每想到曾经与国公并肩作战,便时常热血沸腾,希望有朝一日,还能与国公一同为大夏开疆扩土啊,哈哈哈哈。”

    见到镇国公,无论是虚情还是假意,这位永盛皇帝是给足了镇国公面子。

    “陛下过誉了。”

    镇国公笑了笑,随后他将目光看向朝野之上文武百官。

    他的目光如同一把刀子,望着众人,一个个看了过去。

    但凡感受到镇国公目光之人,一个个莫名心虚,低着头不敢言语。

    也只有一部分儒臣,和六部尚书平静自若。

    “方才老夫在外面,听到朝内争议不断。”

    “怎么老夫一来,诸位大人不说话了?”

    “是老夫打扰到诸位大人了吗?”

    镇国公淡淡开口。

    这般询问道。

    此话一说,百官再度沉默。

    只是皇宫正殿之上。

    皇帝也在。

    他们心头还是有些底气,当下有声音响起。

    “国公言重了,我等怎可能会觉得国公打扰。”

    “国公已经数年没有上朝,今日上朝,略显生疏,才会如此。”

    “既然国公开口了,那老夫也就继续说下去了。”

    “敢问国公,您孙儿顾锦年杀儒囚文之事,国公是否知晓?”

    依旧是李正平。

    他第一个开口,不卑不亢,丝毫不惧镇国公。

    “杀儒囚文?”

    “锦年什么时候做过这种事情?”

    镇国公有些好奇,望着对方。

    “呵,这么大的事情,国公居然不知?”

    对方笑了笑。

    很显然不相信镇国公会不知道。

    “老夫还真不知道,我这孙儿乖巧的很,杀儒囚文?他不可能做,杀狗囚猪这种事情,前几天锦年倒是做了。”

    “你要是说这事,那老夫就明白了。”

    镇国公不是装糊涂,而是直接讽刺那帮读书人是猪狗。

    只是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所有人都盯着镇国公,尤其是儒臣一派,一个个目光带怒。

    他们好声好气说话。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彼岸之主 剑来 大夏文圣 仙逆 诡异降临 中州录 武圣! 神话之后 低调在修仙世界 仙父 一渣到底[快穿] 不朽凡人 志怪书 玄鉴仙族 穿越封神我成了纣王 最强兵王混花都 谋局 洪荒之圣道煌煌 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