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议价(第 2/3 页)
杨大瑞冲袁玉泉和王诗琪拱手道了声谢,随后看向老古和陈云鹤,问谁来问价。
人是老古招来的,问价这块自然是陈云鹤来,这里要提到一点,跟这帮古董商问价,用的法子都是新式的袖里乾坤。
老式袖里乾坤,得益于老式衣服袖子长,袖口大,所以卖家买家谈价的时候,手握住不松开,就这么用手比划着来谈价格,比划好了一松开,是多少就是多少。
如果买家伸出一根手指,就代表一块钱,卖家不满意,就会压胳膊,意思让你重新开价。
这时候要是买家加到两根手指,然后咳嗽一声,表示这是最高价格,买家愿意接受,那双方就会握手交易,如果觉得价格低了,那就各走各路。
而现在的袖里乾坤,是买家拿手机打数字,以万为单位计数,写个一就代表一万,以此类推,完全没有老式那种杀价砍价的味道。
杨大瑞仔细看了眼玉簪,直接在手机上打了个一,陈云鹤自然不可能答应,直接摇头。
于是杨大瑞打了个二,陈云鹤依旧摇头,这回杨大瑞沉默了,好半天一咬牙打了个五,然后把手机面朝下扣住,表示这是最高价。
陈云鹤觉得差不多了,因为我们最先预期,玉簪的价格顶天就是六,现在出到五,也到了我们的心理预期,所以陈云鹤就伸手把对方的手机翻过来。
然后陈云鹤跟杨大瑞握手,玉簪就这么出手了,至于接下来杨大瑞会拿去怎么卖,就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后来我才知道,像当时那种玉簪,杨大瑞回头包装一下,价格至少能翻一倍。
那个叫王诗琪的女人,年龄不大,当时胃口很大,玉簪没看上,却看上了印章和佛像,价格基本上都是一口价,当时在我们看来,都算给的公道。
不过后来我得到消息,印章和佛像都是上了拍卖行,王诗琪赚到的,至少比我们多上百倍,但那都是后话了。
袁玉泉胃口不大,拿走的都是一些小物件,看得出这人实力有限,因为在我们看来,他买的这些小物件都是杂物,买取回都得做处理和分类,还得做一系列包装。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