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献计与猛药(第 2/4 页)
“罢了,我就不进去了,等你们出来咱们再说,这事儿倒也不急。”
姜南微听到这话,弯了弯唇角:“既然乔老板这么说,那就听您的吧。”
-
锦绣阁是大周第一商行,其背后东家于卓诚乃是当今中州首富。
当初,于卓诚以丝绸起家,借由大周水陆贸易,冒着风浪的危险远出海外,以丝绸茶叶等物,从海外异国换取珠玉宝石。
紧随其后,锦绣阁的业务便从普通的丝织品,扩充到古玩珍奇,再加上于卓诚此人长袖善舞,与官府交好,逐渐打通了大周各州府之间的生意往来,然后开始办钱庄。
就这样,于卓诚凭借一己之力,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扩张。最终奠定其商界地位的,是当年大周遍地生灾,眼瞅着国库空虚,无法补给民众,所有商户甚至趁机发国难财,让灾情雪上加霜。
在这个时候,只有于卓诚挺身而出,主动拿出一半身家补充国库,救大周于水火之中,解了周帝的燃眉之急。
那时候,因为灾情肆虐,民乱四起,大周朝廷岌岌可危。
所以于卓诚此举,无异于一场及时雨,让当时的周帝感怀万千。
灾情一过,周帝便直接封于卓诚的女儿为贵妃,商户出身的于卓诚,也一跃成为国舅爷,彻底打开了大周的生意,紧随其后的十几年中,有了大周朝廷做依托,于家生意越做越大,这才有了如今三国首富的局面。
不过很多事情,都是此一时彼一时。
尤其对于勾心斗角的皇家来说。
周帝感念于家的大义,但他终究是君,这份感激,也在册封贵妃,以及对于家这十几年的包容当中,逐渐抵消偿还。
就像皇后的父亲,是大周大将军盛卓然。
这些年来,盛家满门皆投身行伍,周帝当然记得盛家对皇室,对大周朝廷,以及对大周子民所作出的贡献。
但对帝王来说,这些也是臣子应尽的本分。
帝王之道,在权,在御,在术。
所以两位皇子不得不争,不能不争。
-
姜南微和慕寒渊被带到了锦绣阁顶楼包厢。
这里有着绝佳的视野,从窗户往外看去,几乎可以将整条街的街景收入眼底。
“二位公子且稍等片刻,我们管事的稍后就来。”
“多谢小哥,我们不着急。”
伙计给二人看了茶之后,便退了出去。
没等多久,屋门从外面推开,一个中年男子从外走了进来,上上下下打量起姜南微和慕寒渊。
“二位便是乔松安所说的魏家公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