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三连发 合章(第 3/4 页)
就是因为,这事儿没有积累干不了!
你被干翻了找我出气,就算咱提早合作了,你就肯定能干得过他?
输入法你有么!
云视频会议系统你有么!”
曹深不知道有两个男人为自己吵了翻了天,他这会儿正忙着开会呢。
好不容易有了视频会议系统,这回开会是舒坦了。
不过,并不是关于教育产品的会议,这是一条长线不急,先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今天发布的第三个产品,云视频会议系统怎么挣钱。
友信视频通话和输入法自然是很难挣到什么钱,企业版友信在短期内肯定是个免费的生意。
但搞教育需要钱,所以今天发布的这三样东西,总得有一项是用来赚钱的才行。
同往常一样,云视频会议系统曹深自然是开源了,不过只是开源了api接口而已。
这就意味着,其他人可以根据这套系统做不同场景的应用,比如金融,医疗,政企管理等等。
这些根据细分场景做的应用,未来也可以放在云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商店,供用户下载。当然,曹深是要收取过路费的。
至于云视频系统的推广,曹深研究了一番以后决定走经销商模式。
今天的内部会议主要就是成立经销商销售,技术和服务团队。
之所以走经销商模式,源于曹深的这套云视频会议系统是个纯软件saas的东西。
国内的企业和消费者对纯办公saas付费意愿和apru值双低。
东国国情特殊,纯软件产品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盗版现象。
而且当年微软在早期打击东国竞争对手,比如wps时,就刻意放弃盗版管理,使得office在东国盗版十分严重。
国外大型软件企业对东国的策略就是只抓超级大客户,中小客户放任自流,根本不给你培养客户的软件付费意识。
这一策略,让本地做软件的公司,大客户打不过国外巨头,中小客户不付费,根本发展不起来。
这个历史沿革让整个东国到现在为止,对软件付费也没有真正起来。
况且,东国的企业对增加利润,降低成本的epr这类企业软件采购比较青睐,对办公软件这种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效益的软件采购非常不重视。
这种情况跟原世界的国内情况很像。
原世界即使金山作为国内最完整的办公生态软件套件公司,到了19年其付费用户数占月活跃用户数的比例也不过才1.73%。在16年的时候,这个比例更低,才0.07%。
到18年,金山的大型机构订阅仅有41家,总收入才1800多万。对比起office商业版278亿美金的收入真是太惨了。
所以曹深这套saas靠卖软件收钱,很难。
东国的消费习惯特殊,硬件端是刚需。他们喜欢购买硬件,感觉这样买着更“踏实”,“价值感更强”。
而且企业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关系紧密,你想绕过企业客户的经销商来卖货,这里面牵扯的情感和利益水深。
对于经销商来说,硬件产品利润水平高,有实物好卖,销售分成也高。这样才能销售和售后动力足。
曹深的纯saas云视频会议产品,单个主持人账号顶了天就卖100块一个月,即使是大客户一次买100个,每个月的销售收入也才1万块。
对比起硬件产品,思科的一套核心云视频会议系统售价是4万人民币起,若是大客户集中采购20套,那就是80多万。
所以曹深要做的是,让自己的云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在配置端具备全环境融合的能力,不仅能够支持所有的操作系统,并且在硬件端全支持,包括传统硬件视频会议系统h323/sip拨号连接。
也就是说,你可以前端继续卖硬件的“壳”,后端其实由我来提供技术服务。
这种“云+端”的模式,让卖货的能继续卖,但性能和功能更为强大。
甚至你可以硬件卖垃圾,只要用我的技术一样功能和性能有保障,给你比以往更大的利润空间。
当然,你利润空间大了,也要给我分一些。
曹深算过账,这种模式显然比自己纯卖saas软件能挣更多的钱。
至于经销商管理团队,曹深划拨了几个云计算团队的精英过去,解决经销商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
销售一部分调用了广告系统的直销人员,一部分外招。
不过,首先肯定要由云计算这边的人好好进行一下培训工作。
无数卖传统视频会议系统的人,今日看到曹深发布的这套产品简直捧着饭碗都要打哆嗦。
尼玛软件都搞这么强,让我们这些卖硬件系统的还吃什么饭!
惶惶不安之际收到了曹总这边的消息,找代理商,“云+端”模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