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摩擦在系统规则边缘(第 3/4 页)
而且啊,您说到关键点了。
他们的技术确实没有那么强,做的都是低端产品。
这低端解码芯片竞争很激烈啊,就南方寨都那边就有两家比较大的,现在毛利率30%都保不住,还在往下掉。
不过边合选择的是mips的架构授权,授权费用倒是低不少,能把芯片做得更便宜有成本优势,这点还是有点打动我的。”
曹深点点头,一笑:
“mips的架构授权是很便宜,而且有能力的公司还可以使用mips指令集开发自己的cpu,指令集还可以不受限制扩展。”
姚坤觉得曹深与自己简直不谋而合:
“是啊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
边合用mips来做,就算以后芯片竞争不过,他们还可以自己做mips架构的cpu ip来卖嘛,别人淘金,他卖牛仔裤,也算是一条路。
cpu ip这块,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化开发,还能收点定制费。
您也说了,消费电子市场很碎片化,针对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定制芯片来跑,岂不是既能提高效率也能降低成本。”
说完姚坤眼巴巴的看着曹深期待进一步认同,好让自己下个决断。
然而曹深却摇了摇头:
“姚总,我不认为芯片定制化开发是一条发展路径。
你想啊,一个芯片支出的大头就是研发和流片。
但有一个边际成本递减的特征,出货量越大,单颗芯片的成本会被均摊得越低。
定制都是小市场,出货量都不大。
而且定制的话你还不能复用,研发成本一直摊薄不了。
另外,mips这种架构授权会导致一个问题,看起来是谁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指令集的开发和扩展,百花齐放,开发者多,生态蓬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