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与王牌选手的PK(第 3/4 页)
这个就好比,你去一个给无数明星做造型的tony老师那里剪了个头发,结果发现好像,有点丑。
这个时候,你有勇气质疑tony老师的手艺么!
不,你的勇气只会让你认清自己的长相。
并且,姚坤为了找补,还特地向业内人士咨询了。
得到的反馈是,半导体研发,时间上赶不上预期是常态。
一般晚个三四个月很正常,晚半年也勉强能接受,八个月虽然时间长了一点,但不是完全不行。
裁判姚坤虽然内心有点波澜,但还并没有判罚。
所以,对决继续。
此时,刘老前辈笑了笑,脸上浮上了一点轻蔑,并且肢体摇晃了一下:
“曹总可能对芯片圈还不大了解,我们芯远半导体,集齐了三个顶尖技术人才。
我们的coo梁博士,cto张博士,技术副总裁李博士,都曾经在米国知名半导体公司担任cto。
他们都是半导体技术的领军人物,我虽然也是这方面的博士,但在他们面前都只能当ceo为大家打打杂,呵呵。
在国内,相信曹总很难再找出一个有如此配置的团队了。
所以,曹总您质疑我们的技术能力,这一点我是不认可的。”
好!这就是摆出资历牌面了,打算用组队的方式碾压眼前的这个骚年。
曹深同学并没有怂,同样以笑容回应:
“刘总,您说得对!
你们公司坐了三个专业技术大将,确实豪华。
所以,我想问一下,如果遇到分歧,听谁的?
换句话说,芯远半导体做什么方向的产品,用什么技术方案,谁说了算?
下面的技术研发人员,究竟跟哪一个cto汇报工作?”
诶!曹深同学很狡诈的用了一招内部分化。
刘老前辈显然对内部矛盾很有经验,呵呵一笑:
“这方面,我们四个人一致决策,达到成共识。
虽然都是三个cto出身,但大家分管不同的工作。
coo梁博士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管理,cto张博士负责管理研发,技术副总裁李博士主要负责芯片的生产就是流片、封装测试这一块。
至于我,主要负责销售产品,一些资源关系还有就是融资的事情。”
这一招防守经验老到,是听起来很合理的解释。
但,曹深同学并没有放弃,继续道:
“所以,这颗mpeg2解码芯片,是当初谁提出来要做的?
一致的共识决定?
不应该啊,你们都这么多大牛了,在那个时间点做一颗mpeg2。
这不就相当于乔布斯在两年后做一款非智能按键手机……”
来了,端出来我们熟悉的人物,乔大爷。
而这个世界,并没有乔大爷。
刘老前辈显然被懵了一下,不耻下问:
“乔布斯是谁?”
曹深:“呃,这不重要。”
乔大爷虽然不好使,但前面的攻击依然尖锐,刘老前辈需要抵御住:
“做mpeg2这颗芯片,是当初大家一致的决定。
主要是因为coo梁博那边有现成的mpeg2芯片技术,能很快出产品。”
其实这个防御打得不错,创业早期先整个熟悉的产品做一做,即能磨合一下团队,又能立刻出成绩,至少跟投资人有汇报材料应付。
但曹深显然不为这个防御买单,更加自信的往椅子里靠了靠:
“噢,那我明白了,你们公司的cto是要向coo汇报工作的?
一家技术公司的技术路径是由coo定义的,也不知道cto是个什么想法,呵呵。
最后做出来个失败产品,不知道你们的coo现在话语权还如何,cto还服不服。
另外,这个产品销售不行。
您作为ceo负责销售,您和coo对这个项目,不知道谁背的锅比较大?
刘总啊,我有点担心您。
您负责销售,但公司现在只有一款失败的产品可以卖。
其他的要么还没流片,要么还是ppt上的图。
您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啊。
我看你们几个o股份很平均啊,现在公司谁说了算?”
漂亮!
原来曹深同学是层层推进的攻击,一直铺垫,这一击诛心。
是的,当初芯远半导体创业初,为了凝聚大牛们的力量,ceo,cto和coo三人的股份比例是一模一样的。
但,这是大忌。
一家公司必须有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他说了算。
在早期,公司还没什么成绩的时候,话语权一般是按照股份比例来。
但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总是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的那个人,会逐步凝聚更多的信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