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祭祀和传说(第 3/3 页)
除了春节的时候贴对联,玉簪村人在每年春季到来之后也有其他的祭祀仪式。
这种仪式的名字叫“鲁斯奈达呼”,翻译过来就是清除泉眼周围、河流旁的垃圾或堆积物,或者清除井底的淤泥的活动。
每次开工之前,村民都会请祥云寺的高僧占卜吉日,然后在选好的位置上,烧香、摆放供品,举行小型的祭祀仪式。
“天啊,”唐沁听到李牧遥的讲述,好奇心被一点一点勾起来了,“那他们知不知道,他们这样的祭祀活动,其实就是对环境的保护?我没想过信仰、宗教还能与环保联系起来。”
“是啊,在这种信仰的约束下,村民至今都还保存着这样的习惯。”李牧遥已经带着唐沁来到了枯枝覆盖的泉眼旁,“这些枯枝也不是随意摆放的,是村民给泉眼搭造的简易木棚,以免泉眼受到外力破坏。”
“但是看周围还有这么多杂物,是不是春祭还没开始?”唐沁指着周围干枯的秸秆和杂草问道。
“嗯,每年都是正式春耕之前开始祭祀。”李牧遥上前扒开枯枝,一个拳头大的泉眼就暴露出来了。
唐沁探头看过去,只见泉水极细,跟想象中“喷涌”的泉水毫不相干,甚至可以以“渗漏”来形容。
但就是这样一口小小的泉眼,却能汇聚成一条消息,日夜流淌着。
李牧遥又接着给她讲,过去的时候村里医疗条件很差,如果谁家的大人或孩子生病,也会觉得是冒犯了“鲁斯”神灵,他们的家人就会去祭拜某一条河某一眼泉或是某一口井,认为祭拜后神灵就会消气,家人就能消灾祛病。
这些祭拜的习惯其实源于一个关于“九龙”的神话传说。
据说有一年这一带下了连续七七四十九天的暴雨,引发了山洪。洪流以万钧之势冲进山谷,看上去凶神恶般煞狰狞无比。
一时间,河水猛涨,人畜遭殃。家家户户屋里灌满了水,锅碗瓢盆被褥鞋帽都漂在水面上。屋里屋外找不到一把干柴禾,村民吃饭都成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