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异心(第 4/4 页)
朱友珪立即被抓入天牢,朱温亲自将其吊起拷打,朱友珪不服,大声喊冤:‘父皇!先有异心的不是儿臣……是那个野种!他根本不配当我们朱家人!’
‘你住口!你这无心无肝的畜生!还妄想颠倒是非?’朱温气极自家人窝里反,更气朱友珪口不择言,下手毫不留情,朱友珪转眼已是满身伤痕累累,心里更对朱友文恨得咬牙切齿。
‘父皇!您难道还不明白吗?’朱友珪悲愤道。‘当年大哥战场死去,那厮说是意外,没人知道真相。之后又在渤王府里冒出林广这号人物,自称是儿臣的生父,刻意想弄脏儿臣的血脉……是那厮逼得我走上这条路!两个皇子就让他这样兵不血刃地轻松解决,剩下友贞恐怕也——’
‘住口!’朱温一鞭挥下,‘够了!友文虽非朕所出,但为我大梁出生入死,血战有功,你呢?你这畜生除了兄弟阋墙、扰乱人心外,为我大梁做了什么?’
‘父皇!大哥战死后,我曾请命自愿前往前线,是父皇您下令不准我去的!’朱友珪怨道。
朱温扔掉鞭子,痛心道:‘友裕战死后,朕痛失一子,实是因为不忍心再让你赴险,这才不让你前往前线。’
朱友珪一愣,瞬间醒悟,但短暂的父子亲情已然挽救不了他因权力欲望而入魔的心智,他暗暗咬牙,阴毒地想:谁知是不是朱友文利用父皇丧子之痛、心神未定之际,暗中阻挡他前往战场,截断他大建军功、凯旋而归的大好良机?
朱温发完一顿脾气,忽觉疲累异常。
他老了,感觉力不从心的时刻,越来越多了。
两年多前,他在战场上失去了大儿子朱友裕,他原本最看好这个孩子成为继承人,友裕一死,按照接班顺序,该是二子朱友珪出线,但这孩子生母曾为军妓,朝中大臣于是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传长不传幼才能有效稳固政权,因而支持朱友珪,另一派则重视血脉正统,支持嫡出的四子朱友贞。但朱友贞年纪尚小,未成气候,若登上大位,难免听信重用外戚,造成政局动荡。
三子朱友文是他的义子,离皇位的距离最远,朱友文自己似乎对继承皇位也没多大兴趣,但这并不表示别人不会将他视为眼中钉,将他视为争夺皇位的对手。
明面上是一家人,私下却是暗潮汹涌,今日兄友弟恭,为了争权,明日便手足相残,更因为知道彼此弱点,下手更是不留情。
一家人,往往才最是可怕。
‘传朕旨意。’梁帝失望地看了朱友珪一眼。‘今日起,废去郢王王号,贬为庶人,终身圈禁于皇陵,不得踏出皇陵一步!’
朱友珪只觉五雷轰顶。将他贬为庶人?就因为他想杀那个不知道哪来的野种?
‘父皇!父皇!我是被逼的!今日我不下手除掉那厮,明日就只能坐以待毙!就像大哥当年——’
‘住口!’朱温怒喝,对左右吩咐:‘把他带下去!朕不想再见到他!’
‘父皇——’
朱友珪绝望地看着梁帝的眼神越来越冷,彷佛心里早已没了他这个亲生儿子。
亲生的比不上那个野种!愚蠢至极!
朱友珪在心里狠狠发誓:总有一天,他会全部讨回的!
*
渤王的行使队伍回到了京城,这一路上,朱友文刻意对摘星不闻不问,倒是疾冲厚脸皮地硬留在队伍里,在摘星身旁嘘寒问暖,四皇子朱友贞对朱友文更是向来没好感,与疾冲一拍即合,没事就去找他闲聊几句,逗弄逗弄追日,连带也与摘星渐渐熟稔。
少年人心直口快,疾冲又经验老道,擅长套话,没几天朱友贞就把自己厌恶这个三哥的理由一股脑说了出来,巴不得摘星与疾冲成为自己的盟友,站在同一边。
两年多前那场邠州之战,朱友贞耳闻战事已近尾声,且战局对大梁有利,他竟只带了几个护卫便偷偷跑到前线,想要迎接大哥朱友裕,谁知梁军一名重要副将,临阵倒戈,加上敌方奇袭,朱友裕等一行人被困住,是朱友文突破敌营,独自一骑前来。朱友贞得知大哥竟自愿牺牲断后,急得想去救人,根本不管自己身边只有寥寥几名护卫。他恳求朱友文回头去救大哥,朱友文却一掌将他打晕,直接将他带离战场。
朱友贞始终怀疑,以他大哥的性子,必会率领众人全力突围,怎会留下等死?况且当年一战,除了朱友文,无任何人幸存,所以到底是大哥执意断后,保全朱友文,还是他说谎不顾大哥安危,弃败军先逃?无人知道真相。朱友贞认为,若不能同生共死,算哪门子兄弟手足?朱友文就是个背弃手足不顾的无情家伙,他自此不屑与朱友文为伍,而朱友文对他恶劣态度处处忍让,不曾辩解,更让他觉得朱友文心里肯定有鬼。堂堂大殿下死于战场上,梁帝却严令众人不得谈及,丧事亦从简处理,似想掩人耳目,更令朱友贞不满。
疾冲混迹江湖,自然耳闻过此事,民间皆传言渤王冷酷无情,为了建立战功,连手足亲情也不顾,不过谁叫他们不是真正的血脉手足,亲兄弟都会明算账了,更何况是不知来历的义兄弟?
摘星从头到尾默默听着,没有出言偏袒任何一方。以前她也许会为朱友文辩驳几句,自认多少还算了解此人,但如今他俩已形同陌路,既是陌生人,又何须评论,道人长短?都已不关她的事了。
队伍行列率先来到渤王府,只见马婧已守在门口,一见摘星的马车停下便立刻迎上,满脸自责。摘星还没开口,马婧已经泪眼汪汪,哽咽道:‘郡主……早知当时我就该坚持跟您一起去的……您看看您……怎么伤得这么重……’马婧一面抹泪,一面将摘星从马车上扶下。
摘星重伤未愈,连日赶路,身形自是比离开渤王府时单薄憔悴许多,她见马婧难过得直掉泪,拍了拍她的手,虚弱道:‘怎么?我回来,妳不高兴?’
‘高兴!高兴得都哭出来了!’马婧用力吸了下鼻子。‘郡主只要平安,我比谁都开心!’
马婧扶着摘星要进渤王府,摘星却停下了脚步。
‘郡主?’马婧问。
摘星黯然看着渤王府的大门,却迟迟不愿走入。
她在害怕,害怕一走入这大门,便会想起朱友文过去对她的种种好。
所遇皆故物,同居却离心。
景物依旧,人事却已全非。
他不过是一时意乱,情迷的,却是她。
‘摘星姊姊?’朱友贞跳下马车,走到她身旁。‘妳不想回渤王府吗?’摘星还没回答,他又道:‘我想也是,谁想回去整日对着那个人?我都看在眼里了,妳伤得如此严重,妳那位名义上的夫君,一路上对妳置若罔闻,反而是疾冲处处为妳担忧。若妳不想回渤王府,不如随我入宫暂住一阵子吧?’
摘星正犹豫间,朱友文走了过来,一脸不悦,‘郡主为何还不入府安歇,在府外逗留,是要让人人见到这副病容,责怪本王欺凌虐待郡主吗?’
朱友贞待要发作,摘星伸手阻止,缓缓对朱友文道:‘方才四殿下邀我随他一块儿入宫暂住,这一路上,摘星与四殿下也甚为投缘,因此摘星想——’
‘妳不想回到渤王府,是吗?’朱友文冷冷问道。
他怎会看不出她的犹豫与胆怯,他可说是这世上最了解她的人。
‘谁想回到这个鬼地方,天天瞧你的脸色?’朱友贞在旁帮腔。
‘也罢。想入宫就入宫吧!宫里太医众多,自能替郡主好好疗养。’朱友文居然同意了。
既然犹豫,既然胆怯,又何必勉强?不如让她离他越远越好。
朱友文走入渤王府,将摘星留在了府外。
一阵冷风吹来,摘星忽地打了个哆嗦,不是身子冷,而是心冷。
还未过门,她竟觉自己已成了弃妇。
他就这般厌恶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