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45章 决战潼关(第 2/2 页)

    是夜、义军众将、田见秀、刘宗敏、李过、郝摇旗、袁宗第、李岩、刘芳亮、刘体纯等人,加牛金星、宋献策等文士悉数集结在中军帐里共议军事!

    环睁了一只独眼,放下手里的羊腿,李自成开口说道:“今日宗敏已经带轻骑在潼关城下走了一遭,哪孙白谷吓着根本不敢出城迎我义军,此战我义军必能破潼关而入陕!”

    “大将军高见!孙白谷不过是一个久疏战阵的老货而已,本就是徒有虚名。明日咱们三十万大军就全往潼关涌过去,这么多人哪怕是围都能把孙贼给围死!”刘宗敏在底下第一个表态,他是闯营的头号战将,还是跟着李自成进入商洛上的十八骑之一,自然是营中的老资格,带节奏和表态这事一般都是他第一个来。

    “大将军,吾觉得此战咱们还是要慎重。潼关险要,易守难攻。即使咱们有三十万大军,此地地势局促,根本使不出人多的优势。若是战事拖的时间一长,恐生变故。”发言的是李岩。李岩不是闯营的老人,不过自他加入闯营后地位提升很快,在义军体系中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他对李自成这次攻潼关并不很赞同,他的想法是先出安民策将中原稳定下来再说。现如今整个中原简直是人间地狱,连年的天灾人祸导致中原的百姓好几年都没正经种过粮了。想想有近千万的老百姓好几年收不了粮,这地方能不恐怖吗?作为中原人,李岩当然希望自己的家乡赶紧稳定下来恢复生机。不过他的想法是没市场的,闯营的一大帮子高级将领,都想着尽快打回老家荣归故里。同时义军中的中原人,也不是都像李岩一样对恢复家乡有兴趣。他们中有人想的是去外省去抢一波,有人是对中原恢复生机没信心。

    客观来说,李岩的想法确实有些太天真,以中原目前的情况,除非举全国之力,否则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生机。

    “岩公子,大军出征,你休要说丧气话。现在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难道因为潼关难打,咱们就不进西安府长安城了吗?自大军准备西征,你就多次出言说些汤水话。驴求子的,难道咱们一直窝在中州,你就满意了。”郝摇旗对李岩这种文皱皱的公子一直看不上眼,军议中听到李岩又要对大军打回陕西老家提反对意见,顿时就忍不住出言反呛起来。在他看来打仗这事就很简单,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打得赢打不赢的,打了再说。战前絮絮叨叨的说一堆废话有什么用?除了烦人再无益处。

    义军中大多数将领都和郝摇旗一个思维,他们作战只虑胜不虑败。败了怎么办?败了就带着老营的弟兄跑啊!反正老营的弟兄都是骑兵,跑路还是没问题的。只要老营的弟兄损伤不大,跑路就不算是失败。至于说折损其它兵马,他们根本不在意这些。这年头,别的不好找,就人最好找。只要敢招兵,不管多少人都能凑起来。

    相对于官兵,义军就像是开了能无限复活作弊器的存在。这样的对手哪怕是官军赢一百次,但依然会出现第一百零一次战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优势,所以义军中的将领各个都是胆大包天之徒,根本不会谨小慎微的考虑战事。

    最终合议的结果是第二天一早,大军全往潼关及十二连城两个方向扑,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完了再说。

    像蚂蚁一样的义军,源源不断的往潼关城下涌。饶是站在潼关城上的孙传庭见多识广,也被这阵势给震的不轻。他知道义军人多,可还是无法想象人会有这么多。稍微控制了一下情绪,孙传庭沉声说道:“擂鼓助威,让守城的士卒用全力将这些乱兵击退。今日潼关之战,是我大明官军与闯贼的决战,有胜而无败,不可后退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仙逆 剑来 诡异降临 异香 知北游 洪荒之青虚 洪荒之截教仙童 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从杀猪开始修仙 神话之后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我的老婆是空姐 仙府道途 农门悍妻 低调在修仙世界 我的道法来自神话志怪世界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惟我独仙 不朽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