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二章 瑯琊学院(第 4/4 页)

    又有历史上的诸葛亮,他就是依靠扬名,人没有出山却有了卧龙之名。引得刘备三顾茅庐。

    这里的举荐,一般来说,是由郡级官府举荐,此类称为孝廉,由州府举荐的人才称为秀才。没错,大汉时便已经有秀才之称了,但并非后世唐宋明清时期的秀才。

    当然,科举制度其实在这大汉已经萌芽了。

    主要是为了举荐的关系,一般的官员,他们并不知道地方有什么的人才可向朝廷举荐的。尤其是更多的学子在求学期间,他们并不懂得结交权贵,更不懂得如何扬名。如此,一般人如何得知民间有什么的人才呢?

    于是,就有了一个类似于考试的考察制度。这也等于是后来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前身了。

    一般县中的读书人,是可以由乡间的名望推举到县,由县官进行考察,这就是考察读书人的才学了,也就相当于考试。但这个考试,主要是由官府负责考问,然后或出题让学子笔试。

    笔试不一定常有,也是由地方县官自行制定的。远没有后来的科举制度中的科举考试那么的认真严格严肃。

    真正有才学的,获得了赏识,就会被推荐给朝廷官府。就算不被举荐上去,也都可以获得一个差事,可在县中做一个官吏等等。这也包括了做一些官员的客卿、幕僚等等,有了机会,便可以正式的入仕为官。

    这些就是大汉对于人才的使用制度。

    实际上,大部份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因为不懂结交名望,不懂为自己扬名而一生不获得朝廷官府任用的。

    说白了,一般的普通人,想要出仕为官,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大汉的朝廷官府的官员,大多都是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你捧我我捧你,互相吹牛逼,一起当官互相扶持。

    好比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就是这么得来的,那些门生故吏不是得到袁家的推荐而为官,这推举的多了,袁氏一门的势力就大了。

    郑玄被打为清流党派,被禁锢,不得出仕,那么跟着他学习的学子,也可说是清流党派,他们也都是出仕无门。

    那怕现在已经解除党锢了,可郑玄本身无心出仕,因而也没法举荐自己的弟子出仕。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容征僻他们为自己办事,出仕为官,刘容相信郑玄的那些弟子们大多都愿意的。

    所以,刘容计划,针对这些郑玄的弟子,先成立一个大学部,并且还是短期性质的,最多半年,就让他们毕业,开始为自己做事。

    这为瑯琊学府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像黄叙、刘邈、诸葛瑾他们,也都让他们入学,成为首届瑯琊学院大学毕业生。

    刘容先让郑玄、蔡邕等一等,自己会很快就拿出一个章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希腊神话 穿越兽世当神棍 巡狩江山 全唐诗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