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日新月异的开阳城(第 3/4 页)
当然,这些刘容现在回来还得要看看那些生产作坊开展得如何了。
无论是建城建军,还是收容百姓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财钱。刘容想要在这个三国时代有所建树,这必须就先得要把这个商业帝国给干起来。
开阳、瑯琊两地就是刘容的基础,拥有军马以确保两地的安全,然后才能谈发展。
还好,现在一切都按刘容的设想进行着,如没意外,刘容相信没有什么可以制止得了自己的发展了。
其实想想,以刘备为例,他的行动,其实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
他起兵讨伐黄巾军之后,就任安喜县县尉。这个时期,刘备应该还没有意识到要独立自主的问题,所以,他苦心经营却什么也得不到,然后因为一个小小的督邮就不得不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基础,只能一走了之。此后,几经周折才得到公孙瓒的庇护推荐,担任了平原县的县令。
在这其间,刘备好不容易才积蓄了一点力量,跟着数年后讨伐董卓,结果无功而返。直到救徐州,他才在小沛立足,经营了一段时间,煞到陶谦死了才有了徐州这块地盘。
然后才经营不久,又丢了。
如此反反复复,一直到了荆州……
刘容认为,刘备之所以如此一生磋砣,主要就是他没有一个长足的计划。
没有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
刘备靠自己发展,他最多就是让治下的百姓勉强可以过得更好一些,但却没法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所以,他的手下纵使有关羽、张飞、赵云。奈何手上没钱没粮,根本就没法招兵买马,没法大力扩张。
光有将有什么用?没有足够的军马镇守自己的势力地盘,那把所治的辖地治理得更好,那还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所以,刘容现在就是想尽办法,在收服一些谋士武将的同时,也得要多招兵买马,暗中训练军马。
朝廷的确有许多规定,有律例。地方只能拥有多少的官兵,汉室侯爷等等也只能拥有规定的多少亲兵护卫,并且不准侯爷直接干涉地方的政务等等。
但这些大汉律例,可以对一些官员有用,但对刘容那是没用的。刘容肯定不会受这些大汉律例的限制,不会因此而束手缚脚。
反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刘容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心,那么就总会有空子可钻的。
就如现在开阳城,数千军马,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大练兵。
这些军马,就算是徐州巴祇,或是朝廷来人责问,刘容也都可以解释得过去的。
一郡官府官兵,可拥有两三千人马,王府亲卫、以及瑯琊郡各县的官兵,加起来几千人马就很正常了。
反正,正式公开的,就这几千人马。但是,这训练了这一批之后,跟着可以训练下一批,对外说是预备官兵,不是正式编制,没有军饷俸禄,训练他们,就只是为了让他们在贼人来了有能力反抗贼兵的侵犯劫掠。且训练完了,那就解散了……反正,人长一张嘴,要怎么说就怎么说。
什么的查实什么的,不存在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