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三章 直闯官衙(第 3/4 页)

    这当中出入的猫腻,刘容都不用猜就知道大部份都落入地方官府的官员口袋中。

    而哪怕是分给瑯琊王府的一小部份,居然也都拖欠着,并且一拖就是数年。

    刘容这粗略的统计一下,发现如果能够收回来,单单是粮食方面,每年就有数十万斤之多。

    瑯琊县山多林多,真正的耕地面积其实并不算多。约就是一万亩上下,实际可能不过万。但就是如此,在这古时,亩产较低,约为二三百斤。每亩缴纳10%的粮田租税,这就是二三十斤每亩,算下来,一年两期收成,这就约是五、六十万斤粮食。

    如果能收到这些粮食,那么足可以化解了目前开阳城的粮食危机。

    但实际上,在这汉时,地主土豪向百姓收取的田租赋税,是超过五成的,一般都是七成。

    也就是说,百姓租种地主的田地,辛辛苦苦耕种的粮食,七成都得要上缴,自己只能留下其中的三成。

    算一下,种一亩,收获300斤谷,百姓仅只得90斤谷,碾成米,那就是60斤米左右。耕种十亩地才能收获600斤米,一年下来就是1200斤米。这也就刚巧仅够一家四、五口人一年勉勉强强的渡日,根本就没有余粮的。

    万一遇上自然灾害,减产失收,那么百姓就得要饿肚子了。

    也难怪,黄巾起义的声势可以一下子闹得这么大,实际上,的确是很多百姓没了活路啊。

    刘容不知道瑯琊王府向百姓收取几成的田租,这也只是按一成来计,如果按照五成的来计,那这粮食就多了。

    这仅仅只是一个瑯琊县,整个瑯琊国又有多么个县?

    当然,数是这样来计,但实际肯定不是这么算的。

    因为食邑封地,并不包括那些士族世家、地主土豪的田地,那些田地是属于他们私有的田地,官府可以向他们收取田租赋税,但瑯琊王府却不行的,实在也收不到。

    另外这么多年来,陆陆续续的分封给了瑯琊王府的各代子弟,这扣七除八后,还属于瑯琊王府的田地也不算太多。

    但纵是如此,每一年,在各县应该收到的粮食,肯定也不可能低于10万斤。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万历明君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江湖三女侠 巡狩江山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兽世当神棍 红楼琏二爷 嬉游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