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瑯琊学院(第 2/4 页)
学院有了,学子也有了,事实上一些夫子也有的。开阳城内,原本就有私塾,有一些教人识字的先生。且一个城池,读书人还是有不少的,早前,那些读书人其实都被临时征召进了开阳城的官府中帮忙办事。现在,也可抽取一部份有学识的读书人去担任先生。
郑玄和蔡邕现在回城来见刘容,其实就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快些开府开业了。
没想,这见到了刘容,发现了刘容另外的一些才华,便逮住了刘容就一通称赞。
这反倒让刘容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
刘容所做的这些,其实一般的穿越者都可以做得到,只要他们如自己一样,可以掌握了一城一地之后,手上拥有一定的实力、人才之后,都可以开展同样的发展计划。
而关于瑯琊学院正式开学的问题,刘容另外有考虑的。
这个刘容也并不是太着急,因为瑯琊学院办起来后,要教学子们学些什么?如何教?教多久?启蒙小学院部、中学院部、大学院部,这些也得要分清楚,每一个附段学子需要学习多长时间等等。这些都需要刘容考虑好,因为刘容不可能照搬后世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又三年这样的制度,刘容得要根据这时代特性来制定一个教学的方向以及编定一些教材。
还有,随郑玄来的那些学子,他们其实大多都是成年人了,年纪小的,其实都已经有了十二三岁上下,年纪大的,都到了二十岁上下。这些郑玄带来的学子,他们无论年龄大小,其实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识,起码都识字懂墨,不用再进行启蒙教学了。
刘容认为,那些年纪大的,还继续学习那些四书五经这些的,其实就是在浪费光阴,二十岁上下的学子,是成年人了,他们应该开始做事了,而不是继续学习那些东西。
刘容现在,其实是想让郑玄、蔡邕先成立一个中、大学学院部,针对跟着郑玄来的那些学子进行一定的专业性的教导,然后再正式推出一个科考考试制度。只要考试考核合格,那就让他们毕业,开始出来为自己做事了。
但因为这时代性的问题,刘容却不可以直接推行一些东西。
比如直接抛弃四书五经直接上专业课,这是不行的。如此的话,估计郑玄、蔡邕他们肯定就不干了。
对于他们来说,四书五经这些就是一个读书人必学的基础,是读书人重点学习的书籍,在这个时代,四书五经几等于是传统教科书。
刘容敢废学这些,他们肯定就会跟刘容急。
所以,刘容得要慢慢来改变。
刘容制定的计划当中,把这当世的读书人传统所学的那些四书五经这些,全都划归为语文科,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了诗词歌赋、春秋、史记等等。
这些在名义上是必学的知识。表面上,刘容似把这些作为重中之重,上学子们必学的书籍科目。
但实际上,刘容开拓语文科,增设一些科目让学子选学。如,天文、法律、农学、医学、政治、外交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学习的专业。这样,也可以让郑玄、蔡邕等人觉得只是把一些学问细分出来了,并不会影响学子们对四书五经的学习。如此一来,刘容对这大汉的一些教学改革就能在润物悄无声当中完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