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 广政石经(第 3/4 页)
“呵呵,我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
“广政石经乃是蜀地文脉重宝,内有儒家正统传承,狗皇帝想要用全国各地的镇运之石,搭建祭台,延长自己的寿数,以为人不知鬼不觉?”
盐老鼠呵呵一声:“郑老狗,遮遮掩掩什么?交出石经,我自不找你的麻烦。”
“广政石经”又名“蜀石经”或者“蜀刻十三经”。
创刻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广政初年,由后蜀宰相毋昭裔创议并主持,为儒家“十三经”经注最早的完整辑刻。
五代十国,全国地区,大多纷乱,只有蜀地较为平和,大量士族逃到蜀中,因此蜀地文盛。
因害怕汉家文字,经典,遭到异族的篡改,因此当时的宰相主持了刻经。
前后刻下十三经,乃是孝经、论语、尔雅、毛诗、礼记、仪礼、周易、尚书、周礼、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孟子。
期间历经百年,其中蜀孟刻经十,宋刻三。
十三经正文六十四万七千五百余字。
更有注解数倍于正文。
碑数千如林,引得天下文人神往。
而且广政石经在蜀期间,蜀地涌现大量优秀文人,可见其教化之功。
可惜宋末之时,为炮火所击,已经毁去了,至于今朝,或者只有少数拓印本流传于世。
没想到,巴蜀盐政布政使竟然收集到了广政石经,要进献给皇帝。
这宝物本就是为了防止异族侵略之后,汉家亡族灭种,不想,满朝入关之后,这种汉家传承,竟然还要流入异族之手。
林着明都有几分不舒服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