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 火车上的急救(求收藏,求各种票票)(第 3/4 页)
乘警和几名乘客合力将病人扶起来,侧坐在座位上。黄素则从背包里拿出银针盒,用酒精棉给银针消毒。
黄素走到病人面前,拿出一根银针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将银针插入病人的百会穴。
平补平泻是中医针灸的手法,与大补大泻手法相对应的,是以提插捻转手法为基础,是一种平和中正的施针手法。
百会穴为督脉穴,位于头顶中央,入络脑乃百脉所朝之处,有升提青阳,宣通气血的作用。
见针已得气,提插捻转间银针慢慢深入。
得气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标幽赋》中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
当针刺入体内一寸之时,病人眼皮微微地跳动了一下。
黄素立刻停针,又用同样的刺入凤池穴和太阳穴。
凤池穴位于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凤池穴佐以太阳穴,可以潜清窍之扶阳。
施针之后,黄素蹲下撸起病人的裤管,又在足三里、三阴交、丰隆三穴相继施针,三穴可以健运脾胃,加强运化,化其痰浊。
三穴施针后,黄素站起来吐了一口浊气,下面三针才是关键,自己将用泻法针刺合谷、太冲、阳陵泉三穴以清肝火,病人是否能苏醒过来就看这泻火之功了,合谷就是老百姓平时口中常说的虎口。
而此时周围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黄素一手扶住男子的手掌,施针手中指、无名指、小拇指轻轻按压在合谷穴的周围,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小幅度上下提插,反复轻插重提慢慢深入。
这是黄素使用最熟练的提插泻法,补法手法则与泻法相反,重插轻提。
黄素再次蹲下,在左右小腿外侧的两处阳陵泉穴用同样的提插泻法施针。
最后黄素脱掉病人的鞋子和袜子,在病人足背,第一、第一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的太冲穴再次施针。
没等黄素给另一只脚的太冲穴施针,病人已经慢慢睁开眼睛,苏醒过来。
见到中年人苏醒过来,周围看热闹的人也都鼓掌欢呼起来。唯独刚刚用语言讽刺黄素的医学生此时已经面色涨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