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二一章 冰冻岐山(第 1/4 页)

    朝歌城,太师府中,大小众将佐齐聚。

    闻太师自归朝以来,执掌大小国事,有条有法,尤其面见天子,条阵十策治国,使得朝堂为之一清。

    当时有奸佞费仲、尤浑蛊惑天子,勾结后宫,又仗是天子近臣,而构陷忠良,结党营私。

    闻太师自征北海平灵王回朝后,面陈治国十策,就有这费仲、尤浑仗天子宠幸,阻挠十策施行,想让闻太师给他们俩贿赂才行。

    还指责闻太师执笔逼君,参本皇后,指责天子,是不忠不孝不臣不礼的权臣奸相。

    结果闻太师可不是梅伯、比干之流的文臣,根本不吃他们这一套,我闻仲四朝托孤老臣,你费仲、尤浑算老几?

    陛下(帝辛)是被我打大的,天子的父亲(帝乙)是被我打大的,天子父亲的父亲(太丁)也是被我打大的。

    所以太师直接当着天子以及文武百官的面,把这二奸佞暴打一场,一顿巴掌呼得费仲尤浑脸似猪头。

    帝辛也不敢阻拦,见闻太师发火,反而也是心里怕怕道:“费仲尤浑二人不知起倒(好歹),简直自找苦吃…”

    帝辛正兴灾乐祸,旋即也被老太师持笔逼着签下十策,几乎收回亲政的权利,每日只能避居深宫学习读书与武艺。

    要是不知道根底的,还真以为闻太师执笔逼君,篡逆权臣之流。

    但实话说,闻太师的权力,确实比后世的董太师还牛逼,一回朝,先收拾天子,再贬斥皇后(妲己),又把乌烟瘴气的朝堂百官全部更换一遍,没人敢说一句话。

    所以闻太师在朝,施行政策,条例有法有度,约束天子,拆鹿台,贬斥苏妲己,访遗贤,开言路,伸冤屈,养士绅,屯粮草,练兵马。

    一时间成汤风雨飘摇的江山,在这位经国老臣之手,竟又有几分振作之色。

    这日,闻仲正在太师府处理军务,汜水关韩荣有报至太师府。

    太师翻开信函一看,拍案大叫道:“几位道兄为着何事,竟纷纷死于非命!”

    闻太师放下信函,心下大是悲拗道:“我虽然位极人臣,受国恩三朝如同泰山,奈何国事艰难如此,使我不能擅离此地,今闻此报,折吾几位道兄,使我痛入骨髓呀…”

    悲痛半晌,又想起国事之艰难,多事之秋,前线张桂芳还在奋力鏖战,非悲伤之时,连忙传令道:“传诸将议事!”

    三通鼓响,朝歌众将齐聚,太师升坐银安殿,将前线战况与众将讲述一遍。

    太师道:“前日吾邀九龙岛四位道友相助张桂芳伐岐,不料死了三位,风林阵亡,今与诸将共议,谁为国家辅张桂芳破西岐走一遭?”

    话音未落,一位皓首苍髯的老将出班道:“末将愿往!”

    闻太师认得是左军卫上将军鲁雄,见他苍髯白须发,不禁道:“老将军虽勇,但年纪已高,恐不足成功。”

    “太师在上,张桂芳年少,用兵持强,只显己能,风林匹夫之人,故有失身之祸…”鲁雄先一一列举前线诸将的缺点。

    鲁雄又道:“为将者,先查天时,后查地利,中晓人和,用之以动,发之以存…”

    闻太师见他颇知用兵,想来年虽老,但用兵老道,便颔首点头。

    鲁雄信誓旦旦保证道:“末将此去,定可成功,再点一二副参军,协助粮秣,统计军功,大事可定矣!”

    太师心道:“鲁雄虽老,但用兵老道似有将才,且忠心报国,点一二参军也好,正好把那两个祸害送出朝堂,我后面才好放心离朝亲征…”

    忙传令道:“以鲁雄都持大军,费仲、尤浑二人协助参赞军机,刻日起兵,不可迟疑。”

    那费仲、尤浑被太师调到府中,看在眼皮底下,所以此时也在军议里。

    闻言吓得心惊胆战,连忙拜道:“禀上太师,我二人乃文臣,不谙武事,恐误国家大事,还请另择二员高明!”

    太师心下冷笑,不谙兵事?我不在朝时,你二人构陷前线大将,诬陷诸侯,侵吞粮秣,指点江山可是精通的很啊!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