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流民寨(第 3/4 页)
“他也是个流民,勇武过人,又有侠义心肠,在流民当中颇有威望。”
大头告诉夏禹,流民大体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破产流民,他们因为还不上债,遭到驱逐,成了流民。
在越州,平民百姓的收入都很低,刚刚够维持温饱,有点大病小灾,很有可能就会破产。
乾元帝国实行连坐法,一人犯罪,全家受累,这也是破产流民大量产生的原因。
第二类是后代流民,他们的父母或是祖辈,被驱逐到海上成了流民,他们生下来就被打上了流民的标签。
由于海上生存环境恶劣,流民的孩子夭折率极高,十个孩子,能长大成人的只有两三个。
第三类是罪犯流民,乾元帝国的刑法里有“流放”这一条,严重程度仅次于死刑。
有些人犯了重罪,被流放海上,成了流民,还有的人是犯下了死罪,不敢待在陆地岛屿,只能逃到海上当流民。
在流民当中颇有威望的成刚,就是第二类,后代流民。
介绍完了流民的构成情况,大头提醒夏禹:“夏帮主,那些流民受到歧视,心里很敏感,对陆地上的人充满了仇视,尤其是像您这样有钱有势的人。”
夏禹点了点头,“我知道。”
大头说道:“一会儿见到他们,您就说您是一个商人,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了,老婆带着孩子跟别的男人跑了,父母气得跳海自杀了,债主天天拿着砍刀追你,要把你大卸八块,分尸喂狗。”
夏禹微微皱眉,“用说得这么惨吗?”
“用啊,不是惨到极致的人,谁能离开陆地到海上当流民?”
夏禹又点了点头,“好,我听你的。”
大头一边划着小船,一边和夏禹说话,不知不觉,已经离开贝壳岛二十多公里了。
夏禹向远处看去,看见黑沉沉的海面上,有星星点点的亮光。
大头说道:“那就是流民寨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