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 2/4 页)
“不错,曹操既然设下伏兵,必是以为咱们兵马齐追,然后伏兵再出。若是我一人追去,你们慢行向前,伏兵便会慢出,诱敌之将也会慢走,这样我才容易追上他,斩他之首献给主公。主公久闻我之名,我此次无论如何也要表现一下,莫要负了我的名声。”
“司马,让我与你一起去追吧!”
“不,你在此领众,记住,不要跑得太快,更不能乱了,让兄弟们都不要怕,主公大军就在后面,敌军伏兵一出,主公兵马便会杀到,立功拿赏便在此次,让他们都拿出不怕死的勇气来。”
“诺。”
李典的武力,其实很一般,历史上与张辽一起在合肥八百破十万的时候,张辽令孙权和江东之人闻名而胆寒,李典却因此而死,最后还和夏侯渊一样,得了一个“愍侯”的谥号。
谥法曰:“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
被谥为“愍侯”,是表示同情和可惜之意,而同样是战死,张郃被谥为“壮侯”,庞德也同样被谥为“壮侯”。
至于其他人,张辽是“刚侯”,乐进是“威侯”,徐晃也是“壮侯”,李通是“刚侯”,臧霸是“威侯”,文聘是“壮侯”,许褚也是“壮侯”,只有于禁是“厉侯”,而曹操诸多名将之中,唯有典韦没有谥号,也没有封侯。
或许是因为典韦身份过低,所以连表字都没有,也才因此生不封侯,死不追谥。
如果真是这样,那典韦死得可真是不值。
李典望着远处突然停下的敌兵,以为是甘宁等人因为看到自己单骑挡道,又看到路旁似隐似现的旗帜,以为藏有伏兵,所以才不敢向前。
他不由嘴角微微一翘,略为得意。
既得意于郭奉孝有此奇谋,也得意于自己可以立下一功。
可惜李典的得意没有维持多久,就慢慢变成了担忧。
他看到,远处带兵之人,那个身上负眊之人,竟然拍马向他奔来。
李典不由心中一紧,这人怎么还敢冲来,难道他不怕有伏兵吗?
他万万没想到,郭嘉这个计谋,虽然也可行,只是郭嘉和曹操都不了解甘宁。
如果是陈到领兵追来,或者是周平和李佳,可能会心有疑虑,不敢贸然向前,而是会搜查前进。
就算是张飞,可能也会因为中伏败过一次而不敢随意向前。
如果是搜查前进,即使最后知道实际上并没有伏兵,也会因此而耽误不少时间,曹操的目的就能达到。
可是现在,甘宁竟然只是稍稍停留,似乎只是交待属下几句话,就向自己冲来了。
而对方的兵马,正在结队向前缓行,这让李典搞不明白,对方这个举动到底是何意。
如果对方不怕伏兵,为何只有主将一人冲来?对方如果怕有伏兵,他们又怎么敢继续前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