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我要你助我排毒!(第 2/4 页)
但他实际上是不管事的。
因此许寂这个吏部侍郎,才是吏部实际上的一把手。
很快,在刘子骥以及许寂的操劳下,一个新生的文臣班子就重新搭建起来。
同时,那些空闲出来的武职,刘子骥也让郭威择选良将进行填充。
刘子骥对于郭威有知遇之恩。
当初郭威不过是一个都头时,刘子骥就能直接提拔他当枢密使,因此后者做起事情来简直十分出力。
当然,比起郭威,更加出力的则是那些在王衍时期被贬,又被刘子骥重新重用的文臣。
刘子骥重新任用了他们,简直就等于他们的再生父母。
他们才刚刚上任,谏言简直不断。
什么废除大量无名额的僧尼寺院、授无主田土给数十万奔逃蜀国的饥民、无主荒地听任农民耕垦为永业、治理河患、坚决惩处贪官污吏、组织百姓发展农桑纺织事业、刻石经、兴学校、减轻赋税等等......
对于这些好的谏言,刘子骥当然欣然接纳。
好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接纳呢?
不过,刘子骥这时却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他需要建立一个机构。
类似于锦衣卫、通文馆之类的机构,用于监察百官、暗杀探查。
不然下面要真有人敢欺上瞒下,刘子骥还真不一定能知道。
如何建立机构刘子骥已经想好了。
就让巴戈去做。
巴戈对自己肯定足够忠心。而且她出身通文馆,本就对这种事情熟悉的很。
至于人从哪里出......刘子骥决定从军中抽调人手。
而且还得是从原本选择留在蜀国的那些晋军组成的殿前司中抽调。
这些人大多出身中原,很少会与蜀国本地的一些大族有所勾结。
刘子骥将想法跟巴戈说了之后,巴戈二话不说便下去抽调人手了。
诸事安排妥当之后,刘子骥这时则打算去一趟天山铸剑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