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一个船上的蚂蚱(第 2/4 页)
只有张焱之附上的那份申请里,有一份实施方案,同时张焱之的身份,以及家庭,和表现又最好,所以经过校领导深思熟虑开会后决定,把这件事交给张焱之来做。
如果不是张焱之的父亲是有名的自行车厂的主人的话,就算他表现的再好,恐怕都没办法接手这个酒厂。
所以张焱之当时把方案交上去的时候,还特意注明,是自己老爹教的。
学校方面,可以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人力物力都没问题,就是资金方面,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的那种。
张焱之听到这些消息之后,无所谓的笑了笑,他知道,学校这方面的帮助有限,所以只能靠自己。
“焱之啊,你的那个方案,在我看来,实在太冒险了。”
闫文斌晃了晃头,“简直说就是铤而走险。”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以小博大,才是现在学校领导最想看到的结果。”
张焱之嘿嘿一笑,“老师,现在能带我去酒厂里看看了吧?”
闫文斌瞥了他一眼,“我现在算是你的指导老师,以后有什么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和我沟通,不要私自下决定。”
“没问题!”
张焱之答应的那叫一个痛快,“现在咱俩是一个船上的蚂蚱。”
....
酒厂就和学校隔着一条街,原本酒香四溢的厂子内外,已经没有了那股香气,倒是一副冷清的景象。
“沈城富虹酒厂”几个红色大字经历了风吹日晒已经发白,甚至部分灯箱已经消失不见。
沈城富宏酒厂其实并不是一个大型企业,也就是个有几百人的小企业,虽然是国营厂,但是经济效益一直再走下坡路。
而且产品供过于求,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最重要的是,虽然建厂时间很早,但是一直都没有创新,导致经济效益不好。
在九八年这个经济洪潮当中,直接被淘汰出局,最后公家撤资,只剩下这个躯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