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地(第 4/4 页)
就算是附近村里的人,很多时候也会找相熟的人作担保,别人才会用你干活。
不过,如果你在本地有土地的话,这就另当别论了,这方面的要求会大大降低,因为土地很大的程度代表了你会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不会给主家带来什么乱七八糟的麻烦。
这种事在土改之前都是广为存在的问题,其实他上一世,那个时代,也很普遍的存在这个状况,不过是把土地换成了房子。
如果一个人来带一座陌生的城市,总会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和本地人的相处过程中,也很难深交,因为短时间内人家很难分辨出你会不会干几天就走了,和你处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所以维持住表面的交情就行了。
但你在本地有了自己的房子,就算是欠着一屁股债,这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说白了这就是一份投名状,代表着你想要在这个城市长期的生活下去的态度。
这方面更显著那就是结婚了,其实双方家庭如果都是本地人,在本地生活,有本地的房子,这时候女方的各种要求往往会相对低很多,因为大多数父母想的还是不想让女儿离自己太远,男方的生活稳定,这就足够了。
那种卖女儿、攀龙附凤的人到底还是少数,大部分人想的还是安稳,但是你在本地没有房子,那在长辈心中再多的解释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而现在的土地和以后的房子差不多是同一概念,应该说比以后的房子要重要很多。
毕竟在以后,只要明确当一辈子的单身狗,自己彻底的躺平之后,那么房子的重要性就会大大的降低,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但是现在的土地不仅是一份保障,还是一份身份证明。
而地主把你的身份证明都剥夺了,而且还看不到拿回来的希望,一辈子就只能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去,站在这个角度的话,就不难想象牛胆大他们当时的想法了。
这还不光是地,还有就是土地上附加的的东西,比如说井、窖、房子、牲口、农具等等,在土地被拿去之前,这些附加物其实会被更早一步的剥夺,而这些东西在不走歪门邪道,在不出什么天灾人祸的情况之下,往往通过两三代人的积累才能够达成。
积累这两个字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背后可能代表的就是人命了,一年四季,除了冬天之外,其余的季节农民永远歇不下来。
特别是在六月和十月,两次的收割加上播种,持续多天的高强度劳作会带来不可避免的身体损伤。
冬季,也许就是老天爷让大家养伤的时期,但是要是想开荒的话,也就只有冬季才有空了。
就这样,一年不停的运作,就是机器也受不了,肉体凡胎的普通人就更别说了,很多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少有能活到45岁的,基本都是倒在为自己家谋得这几亩地的路上了。
而在农民与土地的争斗过程中,有一个不光彩的角色经常的出现,地主,这些人其实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