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定量(第 2/4 页)
但是在以杂粮、小麦为主食的地区,上限就是六十斤,平均数为五十五斤。
其他各个职业的定量也差不多,像他们这些高中生,北方大约是三十五斤左右,南方是三十二斤左右,总体上来说,杂粮地区的定量要比大米地区高上10%,到底是哪个地区比较好,这就看个人的需求了。
其实现在各种粮食的定量真的很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岗位每种粮食的供应量都会给在当年的粮本上给写清楚。
他们家算是比较好的,这倒不是因为职位高,而是每人都有工作,额,学生其实也是一份工作。
以面粉来说,京都这边对于一般工人、教育卫生人员每个月供应量是12斤,中学生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也是同样的定量,但是对于钢厂里面的这些重体力劳动者,每个月还有6斤的补助,对于铁路、工矿的职工,每个月额外12斤的补助。
而普通没有工作单位的就只有每个月6斤的供应。
这样算一下,小卫他们家六口,是24+12+12+12+6+6=72斤的面粉供应。
而和他们家人口相当的阎老师家,就只有12+6+6+6+6+6=42斤的面粉了。
而贾家的话,因为他们一家除了贾东旭都是农业人口,所以除了贾东旭是每个月18斤的定量,其他人每个月也是6斤,这点是没错了,别的地方怎么算的小卫不清楚,京都这附近的农村人口也是有面粉定量的,t购t销嘛。
倒不是像城市这边购买粮食的额度,而是可以保留小麦的额度,每人六斤。
贾家的话,虽然现在他们家都不从事农业生产了,但还是属于农业人口,只要补齐每年的工分,分粮的时候还是有他们的一份口粮的。
不过嘛,农村这边的监察力度还是比较宽松的,大家每人每户多留一些也是默认的,社里的领导也都是村里的人,都懂这个规矩,收麦的时候都会多预留下来一些。
当然了,这就和贾家这种不在村里的人关系不大了,不在村里干活当然就没有这份红利了。
而且农村这边的定量比城市还要复杂不少,因为他们这边还有牲口,比如骡马,每天要六七斤的料,其他的像是牛、羊、猪、驴等等等,也都是都定量的。
从麦麸豆饼到一些细粮,分门别类的一长溜,所以农村这边可操作的幅度就比较大了。
而且牲口这边的申请核定量都比较麻烦,要知道现在不光是农村在用的到牲口,城里里用的也挺多。
就像他们前几天用的驴车,如果按照规定的话,得先去有关部门提交申请,等待答复然后核发饲料票,再去粮店或者骡马店买饲料。
如果不按照规定,那就简单了,就是给农民兄弟点钱,然后就完事了,要是你,你选择哪个。
所以对待农村口粮这块,要求的严谨程度远比不上城市,城市里面供应本上是有多少就只给你多少,多一点都别想,额,粮店工作人员除外。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