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颁奖典礼(第 3/4 页)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一切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数学上,没有数学,科学的大厦就是沙滩上建大厦,顷刻间轰然倒塌。”刘一辰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其实数学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只是大家欠缺的只是对数学的发现与理解罢了。”
“从人类进入近现代工业以后,从未有一个强国,数学是薄弱的,毫无例外都是数学强国。华夏想要成为一个世界一流强国,数学也必然是世界一流数学强国。”刘一辰斩钉截铁地说道。
他能够理解这位女记者提问中的意思,也能够了解华夏目前学术界存在的问题。
因为这二十年来,华夏砍掉了很多基础科学研究,专注于经济建设,投入的科学研究都是属于那种容易产生见效、给社会带来效益的。
这就让很多人认为,基础科学研究是不重要的,是徒耗费钱的,在基础科学研究上投入大量资金是傻子,反正有美利坚等国家在基础科学研究上投入就可以,华夏直接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就可以,拿来用,在此基础上开发利用就好。
可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基础科学之所以叫作基础科学,便是因为它是科学的基础,不搞基础,那么科学大厦就建立不起来。
看看那光刻机、顶级芯片、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底盘技术......多少华夏难以攻克的技术,是建立在雄厚的基础科学方面。
你没有基础科学,那么很多东西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解不够彻底,你就在学术界没有话语权,标准就与你无关。
关键时刻,你就得面临着卡脖子的问题。
事实,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华夏现在很多技术面临着困难,其实都是为之前对基础科学的忽视而埋单。
一直以来,在华夏其实一直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简而言之,科学是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原理,技术是对原理的应用。例如,电磁学属于科学,电器属于技术,化学属于科学,火药属于技术,信息论属于科学,通信标准和手机属于技术。
......
与诺贝尔奖一样,克拉福德奖的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还有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一楼宴会大厅——蓝厅举行。
包括瑞典国王和王后、以及科学院的众多科学家在内,所有人共聚一堂,在热烈的气氛中,分享科学之美。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克拉福德奖简直就像是诺贝尔奖的预演,大概是想让无缘诺贝尔奖的数学家过一过诺贝尔奖的瘾。
为了让这个奖项完成设立它的初衷,至少在宴会的规格上,瑞典皇家科学院是照着诺贝尔奖的规格来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