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冰雹猜想!?(第 3/4 页)
相比之下,沃尔夫奖更多的是终身荣誉奖。
当然这也不是百分百的绝对,当初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时,已经41岁了,因为其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成就实在是太惊人了,以至于菲尔兹奖都为他破例,颁发了一枚菲尔兹奖章给他,称为特别贡献奖。
洛朗·拉佛阁分享着自己关于朗兰兹纲领的最新研究成果,刘一辰听得很认真,手中拿着钢笔和笔记本,时不时的记着。
对于朗兰兹纲领,刘一辰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1970年,年仅30岁的加拿大数学家罗伯特·朗兰兹在给美利坚数学家安德烈·韦伊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组意义深远的猜想。这些猜想指出了三个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支:数论、代数几何和群表示论,实际上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这些猜想现在被称为朗兰兹互反猜想,而后演变成朗兰兹纲领,被称为数学界的‘大统一理论’,对过去几十年里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洛朗·拉佛阁的数学造诣确实让人惊叹,获得菲尔兹奖名不虚传!”刘一辰听完报告会后,心中甚是赞叹不已。
虽然说,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不一定是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但是最起码是世界顶级的数学家,放在哪个国家都是属于国宝级的存在。
“欧洲的数学能力确实不可小觑,华夏数学要发展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刘一辰暗自感慨,越了解越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差距。
他承认,华夏古代数学发展是相当快的,也相当有高度,比如勾股定理,比如十进位置值制记数法、九章算术、算盘等等,可以说比起欧洲古代的数学要辉煌得多。可是自从阿拉伯数字率先传入欧洲,使得欧洲的数学计算变得简单了,开始了数学大发展,而华夏的数学却停滞不前,最终被远远甩下。
哪怕是到现在,华夏数学都是属于追赶者。
当然,这也是和华夏的文化传统有关,华夏对于数学并不算重视,那些精通数学的在华夏古代的社会地位远远比不上儒家士子高,自然而然也难以吸引真正的天才进入这个领域。
而欧洲引入阿拉伯数字后,数学获得极大的发展,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数学家,而他们又为欧洲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中也可以看得出来,数学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数学看似偏离实际,可是往往它又推动了社会发展。
中午休息的时候,刘一辰边吃饭便在草稿纸上写着,这几天的学术报告会,给予了他很大的灵感,脑海中总是不断迸发出灵感火花。
“刘,你真是个勤奋的男人。”就在刘一辰奋笔疾书的时候,熟悉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