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密侦司暗流(一)(第 2/4 页)
胡恒秋手中正拿着一张纸,此时看到大家都安静之后,开口读道:“吾与二人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取舍迥异,然……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未至,同伴死伤……赴公家之难,殉公家之急……虽非古之名将,其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楚清汇报差点儿哥和木头哥死讯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密侦司工作的理解,和对殉职烈士的敬意,并提出希望密侦司除了抚恤其家属,也能为这二人举办一次追悼会。
普通人家下葬,还得有家人哭丧,这些舍小家、顾大家,为国捐躯的人,不该被悼念吗?
所有的与会人员都沉默了,再没有刚才拿到绣春刀的兴奋。他们在京城相对安全,但是前几年肃清内乱时,也经常有人会丧命。谁能不希望自己的死有价值?人活一世,总要留下些“我来过”的痕迹吧?
楚清的信让大家触动很大,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小题大做!”一位中级官员说道:“‘密侦司之使命,与国威相始终’,这是我密侦司规章的第一句,难道各位同僚都忘记了吗?”
“在座的各位,我们的职责就是维护大宣利益,生死有命,各司其职。难道,做本职工作也要卖个好,让朝廷领你的情吗?”
胡恒秋扫了他一眼,没有做声。这个人是北镇抚使武继昌的忠实拥趸。武继昌近两年蹦跶的厉害。
北镇抚使的部门叫北镇抚司,隶属于密侦司,负责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有权自行逮捕、刑讯、处决,而不用经过刑部和大理寺。因此他们有时甚至可以越过密侦司直接向皇帝负责。
武继昌的外务比较多,这两年在查理内乱官员与南方各大世家间的关系,很是做出了些成绩。在皇帝面前颇得脸面。
甚至有传,将来胡恒秋卸任了,密侦司指挥使的位置不给武继昌都没道理。
武继昌此时只是吹着眼皮不做声,用大拇指捻着绣春刀上的“密”字,那是楚清的恶趣味,给刀身弄上个已注册的标识。
有其他官员暗声附和,表达自己的忠诚之心:
“也是,咱们为朝廷卖命,岂能大作文章?”
“对啊,都是心怀大义之人,不必装模作样……”
更多的人却是比较赞同楚清的提议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