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章 午餐风波(第 1/4 页)

    学堂分了3个班。蒙班、经班和冬班。

    蒙班是用来给小孩子启蒙的,教授些《千字文》、《童蒙训》等教材,以达到识字和写字的程度,再教授经典教学,比如四书当中的一两种。最小的孩子也有7岁了。

    经班是用来培养科举人才的,教授经史子集之类,多是十五六岁的。不过到了十五六岁的孩子,但凡家里重视的,会砸锅卖铁送入城里的学堂。毕竟公立学校的优势还是远大于私立学校的。

    冬班比较有意思,本意是在冬季给村里成年人办的扫盲班,这时节春种秋收完了都闲着了,就教些生活常用字、算账什么的,这样即便出去打短工也更好找工作,学会算账,会计当不了,至少也有希望谋个出纳的工作。

    没成想村民们冬天试过上了几次课后自觉看见字就头疼。

    再说冬天也不完全闲着,编筐窝篓、砍柴打猎的,也都是农闲时的收入来源,成年人反而不爱去。

    但是把家里半大孩子给送去了,十一二岁的孩子,也不求科举,只想学个算账什么的,半年一年的,就能进城当学徒去了,家里能节省一份口粮不说,还少了半大孩子惹是生非了。

    毕竟“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嘛。

    于是冬班不仅在冬季办,而是和另两个班一样常年办,可以随时退学。你若认为自己学差不多了就可以随时走。

    这冬班是谢先生自己提出来的,他觉得不是所有人学习就得考科举的,但是人没有文化不行,可以学一些其他的知识。

    这个想法就很先进了。谢先生宁可自己累点,也保留住了这个班。而且现在村民们接受度很高,已经是长期发展了。

    蒙班上午两节课,现在第一节刚下课,楚清可以一小时之后再去准备午饭,所以就带着谢先生给的东西回了杂物房。

    用自己做的蘸水笔沾了点墨汁,试着在纸上写字。这纸不好,发黄,洇墨。

    不过蘸水笔也蓄不了多少墨水,比毛笔强些,写个字不至于太大。但是笔尖有些挂纸,不太平滑。楚清又跑去水缸那,在缸沿上磨了磨。这次再写字就顺滑了。

    谢先生给的纸是已经裁好的,正好合用。楚清就开始一笔一划的抄写起来。

    繁体字笔画多,楚清一个小时才抄了一小半。有些字用手指在桌面上比划半天才敢写在纸上。

    一穷二白的阶段,一张纸都不能浪费,力求不写错字。

    看窗外天色差不多十点多了,楚清起身去了厨房。

    没有电饭锅,没有马勺,所以一切都不便捷,要提前更久做准备。

    天下无难事,中午做米饭。

    面食需要的时间更长,不划算。肉、菜、鸡蛋,厨房都有,每天早上都有专人送来。

    做蛋羹比炒鸡蛋要节省鸡蛋,那就做蛋羹。肉每天中午都要有。但是只有一斤肉。三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只有一斤肉,也就是借个肉味了。

    不过也没关系,今天的肉只做三分之二,剩下一块和明天的一起做,这样明天就多点肉味。

    灶上左边的锅焖上米饭了,大锅焖饭,容易起锅巴呀。楚清不放心,找了厨房专用的布巾把锅盖边缘都围上了。《大长今》不白看,厨房这点东西难不倒自己。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彼岸之主 叩问仙道 过河卒 玄鉴仙族 剑啸灵霄 武圣! 阵问长生 山河志异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我不想上梁山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阵问长生 仙逆 遮天 修真门派掌门路 造化娲皇 仙人消失之后 中州录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一渣到底[快穿] 原来我是道祖 五仙门 我是仙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冰河洗剑录 剑来 神霄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