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失望的洪武大帝!(第 3/4 页)
朱元璋拿起一份奏章,扔到了曹廷训面前。
曹廷训跪爬几步踉踉跄跄的打开了奏章,里面竟是御史参奏他的条陈,理由则是其履职不力,最近两日京城天气好转,积水渐渐消散,可社会治安却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皇……皇上,这位御史大人也太言过其实了!臣身为应天府府尹,为防止恶举,派出了不少衙差街头巡逻,或许是这位御史不知臣已有所举措,才如此上奏。臣……"
曹廷训辩驳着。
“呵呵。”
朱元璋淡漠道:“你以为这罚你跪了一个小时,仅仅是因为一个御史的奏章吗?今天下午朕微服出访,连太子钱袋都被小贼偷了,你敢说派出去的那些衙差有用?”
“啊!”
曹廷训四肢发软,当时就有躺倒在地的冲动。
“朕给你五天!好好的给朕肃清金陵城街头,这些日子那些为非作歹之徒憋坏了,天气一好必然出来扰民,朕若再收到御史参奏,你这顺天府尹也就别当了,你就好好的给你那太子去当个随从吧!”
朱元璋手一甩。
“臣……臣遵旨!”
曹廷训只觉天旋地转,凭本能应承了下来,踉踉跄跄地晃出了奉先殿。
朱元璋摇摇头。
曹廷训是太子颇为看重之人,自然也极其对太子的脾气了,因此刚四十岁出头,就让他担任了应天府尹这样重要的职位,也是看在太子的面上。
曹廷训学识方面字自是不用说,是正儿八经的前朝进士出身,八面玲珑,做事圆滑,虽不是什么能吏巧匠,但在朱元璋看来,应付应天府的事应该也是足够的。
但是。
其一遇到这次洪涝这样的特殊情况,手腕上未免太过松弛,和太子一个尿性,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朱林提前预警并提出那么多的抗洪救涝之法,金陵城该承受多大的损失!
“毛骧,太子那边如何?”
朱元璋问道。
毛骧等的就是这一刻,上前单跪在大殿中,拱手回答道:“回禀皇上,据在太子府中的暗探说,太子自下午回去后,就一直将自己关在书房写写画画,连晚饭都没吃。”
“什么?”
朱元璋脸色一沉。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