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明的内忧外患!(第 3/4 页)
“哈哈。但咱在外面听,倒也是把话听了个透彻。”朱元璋忽然认真道。“你说的很多话,虽然皇帝听了不一定高兴,但他知道你也是为了大明好,尤其重视交通这一点,皇上以前的确是没怎么注意过的。”
“你们跟皇帝聊过这些?”
朱林试探性的问道。
“当然。皇宫中,咱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像是某些人,哼,还会藏着掖着不说直话。洪武皇帝可没那么小气……”
朱元璋瞟了一眼宋濂。
“啊……”
宋濂一声惊呼再次跪地,浑身上下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这可把朱林吓了一跳。
“唉呦,宋老先生,您这是怎么了?该不会是病了吧?”
朱林忙弯腰将宋濂扶了起来,只见此时的宋濂头上身上全是汗,脸色苍白无比,双眼甚至有些翻着白,像要快晕过去了。
“快把这老家伙扶到一边,喝杯热茶吧,不然小心他就这么死过去了。”
朱元璋翘着二郎腿,淡淡道。
“爹,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呀?”
朱林瞪了一眼朱元璋,不过,还是听从对方的话,将身子软绵绵的宋濂扶到了椅子上,又端来了一杯热茶。
宋濂战战兢兢的接过茶,喝了一口,这才慢慢恢复了一点血色。
“得,让他先休息着,咱继续说。”朱元璋似乎也来了兴致。“你所说的都很有道理,就连朝廷中的很多官员都不一定能想到这些。但关于户籍管理和开放海禁,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也没那么难吧,只看皇帝有没有决心罢了。”
朱林眨着眼睛。
“这哪是什么决心的事?”朱元璋认真道。“大多的老百姓自然是良民,能安居乐业就满足了。可是一个国家内忧外患,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不安分。在内有一些人总想给朝廷惹些事,若是人口流动频繁,必将天下大乱。至于海禁,更是为了防范倭患,那些倭寇神出鬼没,即使是调集大军也无法清剿。”
“老百姓为了谋生往往冒险出海,若是不禁,便是一件又一件的惨案。咱皇上不像那前元皇帝可以坐视老百姓生死而不顾,所以,开放海禁也不是件容易事。”
朱林听对方这么一说,陷入了沉思。
是啊。
自己毕竟来自现代,享受惯了太平生活,骨子里多少有点自由主义。
可这是在大明朝,不管是信息交流,还是官府对百姓的管控,远远都没有现代那么及时精准。
如今天下一统,百姓不受战乱之位,就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要知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