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老夫子眼中的天选之人!(第 3/4 页)
元朝正是因为无法做到教育文化的统一,反倒出现了文化百家,如果不是元当局过于杀戮,人口锐减,社会不安,文化领域出现百花齐放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
别看宋濂七十岁了。
但他的思维依然活跃,当朱林一句一句的将构想说出时。
宋濂立刻意识到了朱林所说的远景有多么的诱人和伟大。
“所以啊……”朱林最后道。“在经济领域中,不让各地的资源流动起来,全国就是一潭死水。如果将来有可能,我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事。”
“难吧?”
宋濂忽然苦笑。
“难。”
朱林也跟着苦笑一声点点头。
两人相视一笑。
难点就难在于洪武大帝的统治政策。
大明初年。
当朝对户籍管制极为严格。
老百姓想要出个村都得要有村里的信函。
一些流动商人从南到北一圈走来,各种各样的过关凭证就得一箩筐了。
而且。
如果不对官府运行熟悉的,想要拿到过关凭证还不是件容易事,人口流动速度极慢。
人口都不流动,那相关信息资源的交换效率就更低了。
两人笑完。
宋濂忽然脸色一沉,用警告的语气说道:“朱公子,你这些话应该没跟别人说过吧?”
“没来得及。”
朱林摊手笑道。
“那就先别说了,尤其是涉及到人口流动,这是皇帝的安民之策。你若说出你的法子,那就是跟皇上反着来,他会不高兴的。你年纪还小,等大了,能做一些事了,势必会让皇上怀疑你要这么做的原因。甚至,还会怀疑你有……反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