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踏青(第 2/4 页)
关于朱五六听到的消息不能再告诉任何人了,不然他容易招来口舌之灾。
也容易让民众人心惶惶,引起骚乱可不好。
但朱五六又必须感谢胡有山,任凭这人说自己家还够吃也不行,因为朱五六知道若是收粮了,家家户户都逃不过去。
那时候粮食都紧缺了,谁还会买他家的山货。
让他一定收下,不收就是不给面子。
至于走后,朱五六想了想还是让孙佩芳和周欢看着骡子车,他一个人又去县城真正的买了几袋子的米。
这些才算是村里一起的,是明面上的。
此时,青青绿草上,已经分不出来谁家是谁家了。
孩子们玩成了一堆,女人们围坐了一堆,小子们在一起弹纸片,姑娘们在一起研究绣花的技巧。
绣娘们一同听着孙佩芳给他们讲述针线的几种走法。
这不是新到了许多货吗。都是好东西,这些人没见过,若是直接上手,那很容易整坏了。
另外这批货里头还有一些都是半成品,得和李老二说一说,除了花机之外得另打几个腰机。
李老二:“怎么?咱家的机器那么好还织不出银条和纱帽这些小东西了?”
“不是织不出来,是大材小用了。”
李老二:“那有啥的,能织出来就行,管他大才小才的。”
“不是啊李叔,你想啊,咱们除了这些小物件最主要还是要做衣裳,做衣裳的话,咱们还是得用花机,就咱们家现在这些机器,说白了也是刚刚够用。
但是若是还要织面纱帽和轻绢还是用小机器的好,不但省事,还不用占用做衣服的机器。”
“明白了,是咱东西不够使唤了。
那行,那改名让大壮打几个出来,你会画不?”
孙佩芳摇摇头,“不会,就是看过也都忘了。叔,你从前也么见过?”
“见过,也忘了,我这都是多少年前了,能记住江南的花机已经是很不容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