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忙才是人生的常态(第 2/4 页)
晚间几口人吃饭的时候,孙佩芳还说呢,“有你们这些灵巧的娃子帮忙倒是省了不少事儿,就是春季里最好的卖衣时候已经过了,咱这就比人家成衣铺子慢了不止一拍。
周欢吸溜了一口面条,仰脖就问:“春季里啥时候最好卖衣服啊?没想到这些人还挺会赶早。”
“不是他们会赶早,这就是趁着节日,姑娘们都出家门了好卖货。
……就十五那天是朝花节,姑娘们都会出来拜花神求姻缘。
每年这时候成衣铺子就会提前让铺子里的绣娘们穿上自家招牌的衣裳在门口站着。
这人一走一过不就看见了吗,要是看好了当时就能进铺子里量身段,就那一天宵禁的时间还晚,要是生意好的铺子一晚上就能有百八十两银子入账呢。”
一口菜汤差点没喷出来,朱五六捂住嘴往前一看,“你咋不早说?”
诶呀这人?
孙佩芳扭过身,“我说了有啥用,咱除了料子和花样啥都没准备好呢,给人家少爷姑娘家的穿什么?袈裟吗?
再说了,咱家在城里也没有个铺子,也不能随便的在大街上一站吧,傻愣愣的呢。”
“怎么不能往街上站?那街上卖货也需要租金吗?”
“那倒不是,有的地方有的地方没有,但有没有的,咱们杵在那不想人家有门面的,多傻呀。”
孙佩芳想象了一下,就让村里的这些妇女们往那一站,翠儿和小花打排头,后头的姑娘们站成一排,旁边要是时运不济在来个耍杂技的,她们成笑柄了。
可周欢摇了摇头,等着吧,且等她忙活完自己这摊事儿的,保准让咱们的生意两面开花。
喜刷刷和桃花绣坊一个也不会落下。
嗯?桃花绣坊?
周满笑呵呵解释道:“是我和姐给起的名字,本来是起了许多诗经中的美词的,但最后姐说还是最简单的好,最好是一下子就让人记住咱们这的名字,还能记住咱们的村。
所以,咱们村是桃花村,咱们的绣坊就叫桃花绣坊。
“舅母,你们绣花的时候得了碎布料子先别给自家孩子用,看看能不能绣出些手绢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