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崇祯三年(求推荐票)(第 2/4 页)
大明帝国的造船厂规模在崇祯三年扩充了好多倍,用于海运的商船数量每个月都在增加。
远洋捕捞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大明帝国承认的职业,并对其在大明帝国规定海权区域之内的航海安全直接负责。
当然,在直接海权范围之外,若是被其它国家的人攻击,大明帝国也会为其讨回公道。
实际上,在对造船方面,朱由检已经下令并且让萧升调动煌夏商会一起帮忙调控了。
因为制造钢铁战舰消耗的钢铁太多了,尽管现在大明帝国几乎各处都有采矿厂和炼钢厂,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
铁路和战舰,两大钢铁消耗主力,需求一直没有满足过。
崇祯三年十月份的钢铁单价已经达到了崇祯二年十月的钢铁单价的两倍。
如此高的价格,依旧供不应求。
钢铁价格的上升,对其它各个行业都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
就比如一辆自行车或者火车的直材成本上升,那么售价肯定会有所调整。
制作武器弹药也是需要很多钢铁,原材料成本也是跟着上升。
也就是现在大明帝国整体上的人均收入增多,才没有出现一些行业动荡的情况。
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工业化进程加快,大明帝国的钢铁产量提升却还无法跟上,这说明对这个产业还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
萧升和朱由检感受到了两个人或者说四个人研究这些知识有多么费劲。
虽然他们不需要多么精通,但把那些方法转化成可以理解的话语来告知那些大明帝国的工匠,也是需要费一番脑子的。
必须要改变一下,两人开始商量着。
崇祯三年十二月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至少对大明帝国那些朝臣和百姓们来说是一件大事。
皇后周莹怀孕了。
朱由检毕竟是血气方刚,这段时间还和萧升一样搞健身,精力旺盛。
然后一不小心就中了。
查出来的时候,已经一个多月了,也就是说,孩子是从十月份怀上的。
既然有了,那么就要养着,可是朱由检非常担心周莹生育的问题。
虽然历史上是记载周莹为他顺利地生了一个长子,但如今时间地点都不对,怎么就能保证没有问题?
朱由检想要到的,就是要利用现代便捷的医疗技术。
单轮医术而言,大明帝国医学院的那些中医不见得比现代那些医学大牛要差,但是这个时代没有那么便捷的检测机器,药物也不健全。
所以,朱由检计划着让周莹在现代那边休养,真正生育的时候,再让中医们出手。
朱由检有这方面的需求,萧升当然是要满足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