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掌:大轰炸,全民捐铁(第 4/4 页)
随着盟军攻势的加强,鬼子海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大量战舰被击沉大海,士气一片低落。
不甘失败的鬼子制定了“一亿玉碎”的计划,下令收缴民间铁器铜器,用来制造枪支弹药和海军战舰。
一时间,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一股征收铁器的浪潮。
在这场浩大的“征铁运动”中,数以万计的家庭被迫交出家中的铁锅和菜刀。
就连寺庙里的僧侣们也迫于压力捐出了寺庙里的铁质烛台。
然后所需的金属物依旧不能满足军队需要,因为制造一艘军舰实在是太费铁了。
比如一艘驱逐舰的吨位就在两千吨以上,而战列舰往往达到数万吨,例如伊势号战列舰吨位的标准排水量在3万6千吨,更别提恐怖的航空母这种玩意。
以至于到了“征铁”后期,人们开始拆毁路灯、栅栏、甚至是窨井盖,就连小学生也每天拿着绑有磁铁的绳子在大街上吸钉子。
有的募捐队甚至还会拦截过路的车辆,希望他们捐出自己的汽车为帝国制造军舰和武器。
刚刚回到光岛,川奈子和苏仪就遇到了一群募捐小队,清一色的小学生。
那些小学生打着为“国效力,广征铁器”的标语拦在路上,希望川奈子能捐出汽车。
川奈子当然不会捐出自己的汽车,她早就知道这场战争不会胜利,与其疯狂地做着困兽犹斗还不如平静地接受现实。
川奈子没有告知对方自己是帝国军人,事实上,在这种油料奇缺的战争末期又有几个开车的是普通人?
川奈子试图以捐钱的方式逃避征铁,可那些小学生却不依不饶,竟然扎破了轮胎,将两人生拉硬拽地赶下了汽车。
几十个小学生喊着号子将汽车推到了路边的工厂,然后拆毁丢进炼钢炉。
这一幕让川奈子哭笑不得。
苏仪提着大包小包站在路边问:“咋办?”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走回去了!你拿着行李,我来带路。”
川奈子说着踩着高跟鞋欢快地走了,苏仪在背后气的哇哇大叫:“这么多东西不能全让我拿啊,我又没三头六臂!”
川奈子回过身:“我不管,少了一样东西我拿你是问!”
尼玛这女人,也太没良心了,完全把自己当成他的仆人了。
看着一堆的行李,苏仪欲哭无泪。
昭和二十年(45年),随着盟军攻势的加强,京都方面意识到大局已去,开始制定“一亿玉碎”计划,号召全体国民为天皇效忠,不惜一切代价使用人海战术抵抗美军,哪怕一亿国民全部战死也要让准备攻打鬼子本土的盟军付出惨重代价。
众所周知,鬼子是天皇制君主国家。
在鬼子神话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在人间的化身,其影响力与号召力在崇尚武士道精神的东瀛得到了极致体现。
在天皇的号召下,成千上万民众加入“国民义勇战斗队”。
很快鬼子就拥有了一支2800万兵力组成的庞大预备役。
当时的鬼子由于水雷锁国与盟军的战略轰炸,国内资源极度缺乏。
正规军队都没有足够的枪炮弹药,更别说武装2800万义勇兵?
所以各地义勇队的武器装备都是自行筹措,除了小部分人拥有狩猎用的单发土枪外,大部分人使用的都是落后的冷兵器和农具,比如弓箭、武士刀、粪叉、铁锹和镰刀。
为了凝聚士气鬼子的宣传机构喊出了“一亿玉碎”“焦土抵抗”“为天皇效忠”等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