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全面停产【求订阅】(第 3/4 页)
因为天宇电池在被未来科技收购后会直接退出锂电池领域,转头迈向金属全固态电池的怀抱。
“依旧活跃在锂电池市场估计没可能了,不过还是恭喜你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欢迎加入未来科技。”
“没可能?”
贾忠杰被徐磊这句话弄的有点莫名其妙,没太理解其中的意思。
刚准备追问一句,却发现徐磊已经迈步离开。
于是只得先把这个疑惑抛之脑后,连忙迈动脚步跟了上去。
由于出售天宇电池是所有股东都同意的,加上前期贾忠杰已经和张霞敲定好具体收购方案,所以在签合同的流程上面很是顺利。
当双方交换合同签订完成后,也基本标志着这座电池生产基地已经归未来科技所有。
——
“徐总。”
“公司目前这座电池基地锂电池的年产能为六万块一百度电动力电池,以及六百万块手机电池。”
“和我们合作的厂家包括国内几家知名电瓶车品牌,以及国产手机品牌。”
贾忠杰进入身份的速度非常快,正式签订完合同后便立刻找到了下属的状态,颇有骄傲的向徐磊介绍起这座电池基地的情况。
听完这些内容后,徐磊也更加明白天宇电池和宁王新能源的差距。
单凭对方年产能一百多万块的动力电池,就不是天宇能相比的。
至于贾忠杰口中合作的手机品牌,徐磊知道都是些没有什么名气的小品牌,整部手机也就售价几百块钱。
实属上不了什么台面。
不过这里面也让徐磊注意到了一个新问题。
那就是这座电池基地的产能问题。
单凭眼下的生产线,就算生产固态电池能有更高的效率,恐怕届时也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尤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更是连年上涨。
导致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出现了电池难求的尴尬局面。
但投资建设新基地所耗费的时间实在太大,思来想去最合适的办法还是在生产线上面做文章。
争取利用未来科技最擅长的人工智能,将现有的生产线改造升级成智能化生产线。
届时产能必定会发生较大幅度的上涨。
“看来研究中心内的其他领域科研人员,也能运用起来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